第64章 自然之道,包罗万象
楚煜喉结剧烈滚动,苍白的唇瓣几乎失去血色,牙关紧咬时连脖颈处青筋都突突跳动,
白髮老者见状忽然发出一串爽朗轻笑,霜白眉梢下的浑浊老眼泛起慈蔼的涟漪,布满皱纹的手掌在虚空中轻即:
“小娃娃不必如此紧绷,老朽近日心有所感,”乾瘦的手指如枯枝般点向虚空,
“可是与城东那片盛放的海有关?”
少年骤然绷紧的身躯泄露了內心惊涛,瞳孔剧烈收缩成针尖,却依旧默如石。
老者摇头,双目缓缓闭合,青灰色广袖中突然窜出一道翡翠藤蔓,如灵蛇般钻入虚空只见老者枯瘦的手指轻颤,瓣上的银色经文突然活了过来,化作万千光点在半空中交织。
“这是..::::”玄机子孩然失色。
光影中浮现的赫然是寞城全景,糕摊前蒸腾的白雾裹著甜香,虚云宗山门前的石狮慵懒地甩动尾巴。
甚至能看清执法堂內徐明正举著肿得发紫的手掌哀豪,因疼痛扭曲的面容与含糊不清的咒骂声仿佛穿透了虚空。
处处景象纤毫毕现,仿佛整座城池都被装进了水晶球中。
玄机子心族震盪,这位自己在半年前,从一处废弃矿场“捡”来的太上长老施展的手段简直闻所未闻,这样一来,岂不是说整个寞城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他想起鱼空门、光神殿、夜签派......近些日子暗中传出“虚云门太上长老命不久矣”的消息,不由得感到可笑,他们的试探在这位道兄面前犹如孩童嬉戏.....
光影画面最终定格,藤蔓编织的翡翠宫殿里,俞珩似有所感地抬头,他头顶一朵人面突然绽放,瓣如孔雀开屏般舒展,显露出虚云后山的实时景象。
“李前辈,別来无恙。”俞珩对著虚空轻笑,道袍上流转的道韵如水波荡漾,所过之处草尽染琉璃光泽。
李若愚凝视著那些浑然天成的自然纹路,眼中闪过一丝惋惜:
“罗喉......你若是我拙锋弟子该多好。”
“晚辈承前辈传道之恩。”俞珩袖中突然飞出一缕翠绿烟霞,烟霞在空中翻滚凝聚,化作一柄表面布满岁月裂痕的漆黑枯木剑,
“虽无师徒之名,却有师徒之实。”
“你还是这般务实。”李若愚嘆息一声。
“承前辈教诲,脚踏实地方得大道。”俞珩指尖轻点,漆黑剑影又化作枯藤绕上手腕,朴实无华,
“此不正是拙锋真意?”
李若愚突然大笑,笑声震得茅草屋籟籟落尘:
“我说不过你!”他右袖猛挥,一株通天建木破空而出,树干翠绿如碧玉,枝头开满粉晶般的朵,每一片瓣纹理都仿佛映照著不同世界的倒影。
“来虚云后山一敘。”老者话音未落,建木已铺成天桥,横贯虚空。
俞珩抬手抚平道袍褶皱,他足尖轻点,一步踏上天梯。
建木枝干在他脚下泛起涟漪,粉晶朵次第绽放,第一步迈出,他身影已至云端;第二步落下,穿过七重霞光;第三步踏实时,茅草屋前的铃鐺齐声清鸣。
楚煜瞪大眼睛,那道人的玄色衣袂还带著海的清香,他走过的地方,空中残留著藤蔓状的紫金光痕,久久不散。
“师长相召,岂敢怠慢。”俞珩向李若愚郑重行礼,转头对呆立的少年眨眨眼,
“小居士,又见面了。”
玄机子惊觉,这名叫罗的神秘年轻道人竟与自家圣子、太上长老,都早有渊源。
李若愚向玄机子微微頜首:
“此子乃老朽座下亲传,掌门可否暂避片刻,容老朽交代事宜?”
玄机子何等通透之人,当即不著痕跡地按住楚煜肩头,轻轻推送,
“玄煜,隨为师去看后山灵泉。”拉著满脸疑惑的楚煜退出茅屋。
临关门时,少年眼中闪过的担忧之色,被俞珩尽收眼底,他悄悄弹指,一缕清风携著瓣落在楚煜肩头,算是安抚。
待木门无声闭合,九盏青铜灯自动亮起,在屋內布下隔音结界,李若愚盘坐在蒲团上,灰袍无风自动:
“太玄灭门当日,你是如何脱身的?”
俞珩不急不缓地整理衣袍下摆,从容落座:
“摇光、姜、姬三家人自翊名门,未为难轮海境以下修士,晚辈稍作乔装,混在普通弟子中走出。”
李若愚点点头,他知道这名弟子不凡,不会轻易殞命,不过隨口一提。
他幽幽一嘆:
“当日清幽门主带著逍遥门太上长老、太墟门道主围上拙锋时,我刚从闭关中醒来。”
俞珩適时接话:
“晚辈后来多方打探,听闻这三位大能在您手中一死两重伤..:::
“难为你有心了。“李若愚眼中精光暴涨,枯瘦的手掌在案上拍出深深印痕,
“老夫本打算保存实力,伺机突围去支援星峰,不想那清幽老儿著实面目可憎,扬言赐我恩德,不杀我太玄一人,反而要好好供养,將他们做成人形毒巢,供清幽弟子修炼——
哼!老朽拼著重伤也要把他的心挖出来看看,什么样的狼心狗肺才能说出如此有损我辈修士修行的话”,他苍老的脸忽然绽开笑容:
“哈哈哈,凭藉皆字秘,老朽强行撕裂虚空,突破了封锁,顺带出了那老货的一颗黑心!”
俞珩捧起茶壶,嫻熟地为老人续上一杯:
“前辈神威。”
李若愚笑容渐敛,苍老的面容浮现阴霾:
“可事情还没完......”他手指无意识摩著心口,
“我原以为逃过了这一劫,却不想身后竟跟著一名黑衣人。那时我重伤濒死,每走一步都踏在刀尖之上,”
“唯有拼死一战,才能有一线生机,之后老朽拖著残破的身躯,只想著与他同归於尽,那人功法诡异,每每能躲避致命杀招,我被他打得几乎神形俱灭......”
俞珩看著他眼前老人,他的语气还心有余悸,不过他作为事后的讲述者,显然还有转折。
果然,李若愚声音突然激昂起来,眼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生死之间,我仿佛看到了自然大道的真諦,生死本就是天道循环,不可分割,那一刻,我顿悟了。”
老人忽然扯开衣襟,露出胸膛骇人的空洞。
李若愚手指燃起翡翠色流火,在一片瓣上勾勒画符,串串青金色道篆相连钻入体內。
他的胸口突然抽出嫩绿桃枝,转眼开满树,新生血肉如琉璃般剔透,异香瀰漫整间茅屋。
李若愚淡淡一笑:
“老朽明悟生死,逆转枯荣,创出的秘术一一返枯篆,你觉得如何?”
俞珩不急著回答,而是並指轻招,窗外飞来一朵人面,露珠滴落处,他掌心浮现出与老者相似却简略许多的疗伤符文。
这是他根据城东海李若愚演化的道韵悟出的疗伤秘术,比之李若愚本身秘术立意要差上不少。
“前辈功参造化,“他诚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