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是元始天尊门人,那、那您见过元始天尊本人吗?传说中神仙能袖里乾坤藏日月,移山填海如反掌,这些神通都是真的吗?”
俞珩轻轻敲击桌面,发出清脆的篤篤声:
“贫道是元始天尊隔了无尽岁月的道统传人,並未有幸面见祖师。”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悠远的光,
“至於你说的神通,修行至深处,撕裂虚空如撕纸,搬山倒海若拾芥,並非难事。”
“那一—”陈洛言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元始道统现在还收人吗?我愿皈依门下,侍奉道长左右!”
俞珩闻言莞尔,却笑而不语,只是端起空了的可乐罐轻轻晃了晃,罐底残留的水珠便化作一道细流,在空中凝成个“缘”字,隨即消散无踪,
人群后的叶轻柔拢了拢波浪捲髮,她向前一步,一双桃眼眸波流转,鲜艷的红唇轻启,声音带著几分娇柔:
“俞道长既为神仙中人,想必已活了千百年岁月?又为何会从那幅古画里出来?”
“不瞒诸位。”俞珩抬眸看向眾人,目光含笑,
“贫道不过弱冠之年,至於画卷,你可以將它看作一处通往地球的空间节点,我从另一个世界通过这节点而来。”
“什么?!”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惊呼声此起彼伏:
“外星人吗?!”
“地球之外还有其他世界?那是什么样的地方?”
“难道那些世界全是神仙妖魔?”
“他们要是想入侵地球怎么办?就凭我们这点本事,岂不是螳臂当车?”
七嘴八舌的惊呼中,陆通脸色剧变,如此重大的消息,足以撼动整个官方的认知!
他悄悄退后半步,指尖在袖中按动了紧急通讯器的按钮,必须立刻通报高层!
楚风看著俞珩平静的侧脸,突然开口问道:
“那些名川大山被迷雾笼罩的地方,就是通往外界的入口吗?比如崑崙山的云海深处,太行山的无底深渊?”
俞珩点头,指尖在桌面上轻轻一点,一道淡紫色的光痕浮现,勾勒出地球的轮廓,各大名山的位置都闪烁著微光:
“正是,那些迷雾是空间壁垒的自然显现,寻常异人误入只会迷失其中,但若有大神通者强行撕裂,便能通往地球。”
“他们会降临地球吗?”楚风追问,
“对我们这些地球人,或者说凡人,態度是好是坏?”
俞珩沉吟片刻,紫袍衣摆微微拂动:
“短时间內,应该无人能突破空间壁垒。至於態度”他抬眸看向远方的天际,
“他们看待你们,大约如诸位看待蚁,顺之则生,逆之则亡。”
这句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得眾人浑身发凉,气氛一时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俞珩忽然笑了起来,
“无论他们態度如何,诸位还是应当自强,蚁若能聚成洪流,亦可溃堤。”
陆通霍然起身:
“俞道长说得对!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异兽肆虐挡不住我们崛起的脚步,就算將来真有神佛降临,迟早有一天,他们也要向我们低头!”
他的声音鏗鏘有力,让周围低落的士气渐渐回升。
俞珩含笑頜首,隨即话锋一转,开始讲述起遥远时空的奇人軼事,
有雪兔化龙,一路征伐称皇,募然回首红顏成灰;有人败北无数,心魔化胎,最终一战贏尽所有;有废体逆天而行,在天骄无数的黄金大世败尽一切敌,建立不朽天庭......
在场所有人都听得如痴如醉,夕阳西下,眾人还沉浸在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里,有人扼腕嘆息,有人热血澎湃,有人喃喃道:
“原来修行之路,竞能如此精彩———”
经过大半天的相处,眾人渐渐摸清了俞珩的脾性,这位从画中走出的道人说话总带著“贫道”“小道”的谦称,行礼时袍袖翻飞颇有古风,可实际上並不古板,常常与人玩笑。
双马尾少女偷偷递上一包辣条,换得俞珩一句:
“此物辛辣提神,甚合贫道口味”。
这种仙气与烟火气的奇妙融合,让起初对他敬畏有加的异人们都鬆了口气。
天边的霞光渐渐被暮色吞噬,陆通看了眼天色,小心翼翼地搓了搓手:
“俞道长接下来有何打算?若是暂无去处.::
俞珩闻言紫袖轻拂,抬头一笑:
“恐怕要劳烦陆老收留几日了。”
“岂敢岂敢!”陆通大喜过望“道长屈尊驻留,是我玉虚宫的荣幸!怎敢说收留二字?”他连连摆手,
“我这就遣散眾人,为道长备一间清净院落。”
打发走还在依依不捨的陈洛言等人,陆通正要引著俞珩往內院走,却见俞珩目光扫过迴廊的书架,忽然驻足:
“此处可有遗留典籍?借小道一观。”
“有!有!”陆通眼睛一亮,连忙侧身引路“后院有间石室,藏著些古代珍本,道长若不嫌弃,隨我来便是。”
穿过几重院落,二人来到一处幽静石室,石室不大,四壁镶嵌著明灯,將室內照得如同白昼。
数十个紫檀木架靠墙而立,上面整齐码放著泛黄的古籍,有的书页边缘已经碳化,有的用丝线小心翼翼地装订著,散发著陈旧的墨香气息。
“这些都是官方歷年搜集的古代珍本。”陆通指著最上层的木架,声音带著几分惋惜“可惜大多残缺不全,有的只剩几页残卷,有的连字句都难以辨认。”
俞珩点头致谢,目光在书架上扫过,隨手抽出一本蓝布封皮的古籍,封面上用古篆写著“罗汉拳经”四字,墨跡早已发黑,边角磨损得露出了絮。
他翻开书页,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上面的拳谱图谱模糊不清,註解更是残缺了大半,可俞珩看得极为认真,眉头微燮,时而頜首,时而摇头。
看著看著,他的右手不自觉地抬起,食指中指併拢,缓缓向前探出,手腕转动间带著一种古朴的韵律。
一股淡淡的禪意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呼吸渐渐变得悠长,每一次吸气都如长鯨饮海,將灵气纳入体內,呼气时有淡淡的金雾从口鼻间溢出,在灯光下泛著细碎的光点。
陆通站在一旁,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本《罗汉拳经》是从一座唐代古墓中发掘的,残卷不及原书的万分之一,官方组织了上百位佛门大师和古武宗师研究了三年,连完整的起手式都没能復原。
可俞道长才看了半柱香的功夫,不仅招式有了雏形,竟还引动了体內的神秘能量?!
俞珩口鼻间的金雾渐渐淡去,他合上《罗汉拳经》,轻轻摇了摇头:
“可惜太过残缺,连创法的根基都无。”
说著,他又从书架上抽出其他古卷,《铁头功》的残页上只画著几个撞墙的姿势,俞珩看罢头顶隱隱泛起金光;
《一指金刚法》的註解只剩“指如铁,气如钢”六字,他却指尖微颤,弹出的气流將石桌上的灰尘吹得四散;
《金龙手》的图谱模糊不清,他的手掌却渐渐覆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仿佛有金龙在皮肤下游走....
他在石室中缓缓游走,拢共找到三十二门残缺佛门绝学,拿起又放下。
隨著翻阅的典籍增多,他呼吸间开始有金色的能量波纹扩散,如同水中涟漪般一圈圈盪开。
体表浮现出细密的金色脉络,纵横交错,形成一张与人体经络完全吻合的发光网络,每一条脉络都在微微搏动。
“咔......咔......”俞珩体內传来龙吟虎啸般的声响,筋骨在淬链下发出轻鸣,他的身形时而如劲松挺拔,时而如流水豌蜓,每一个动作都暗合天道,仿佛在与大道对话。
渐渐地,他的气息达到了禪与武的完美统一。
当最后一本《韦陀掌》被放回书架时,俞珩缓缓收势,他周身的金色脉络渐渐隱去,呼吸变得平稳悠长,一门杂眾法的全新呼吸法在脑海中被改造出来。
取“易筋洗髓,脱胎换骨”之意,俞珩將之命名为《易筋呼吸法》。
陆通站在原地,呼吸急促得像风箱,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
他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有人能从三十二门残缺绝学中,硬生生推演出一门完整的呼吸法!
这都不是追根溯源,分明是逆天改命!
俞珩睁开眼晴,眸中金光一闪而逝,他看向目瞪口呆的陆通,笑道:
“这门呼吸法极为浅显,难入大道,要慎修,贫道待会儿为你抄录一份。”
陆通猛地回过神,声音都在发颤:
“道长真乃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