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霄起身恭敬地从瑶池手中接过羊脂玉瓶,小心翼翼地倒出一滴瑶池清露,如琉璃般剔透,
悬浮在他指尖,散发著浓郁的生机气息。
他屏住呼吸,轻柔地將清露餵入大衍圣女唇中,清露入口即化,没有丝毫滯涩。
下一秒,一股磅礴而精纯的生命精气从大衍圣女体內骤然勃发,如温暖的潮汐流遍她的四肢百骸。
她身上那些可怖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弥合,原本外翻的血肉逐渐平復,最终只留下淡淡的粉色印记,肌肤重新恢復光洁莹润:
她紊乱微弱的气息也渐渐变得平稳悠长,胸口的起伏趋於正常,伤势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片刻后,大衍圣女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缓缓睁开了双眼,血色浸染的眸子,此刻已恢復清明。
映入眼帘的,是叶飞霄那张写满激动与担忧的脸庞,她支撑著地面,在叶飞霄的扶下慢慢站起身,虽面色仍有些苍白,身体也还有些虚弱,却依旧挺直了脊背,维持著圣女应有的气度。
静默地听完叶飞霄简略敘述方才惊心动魄的经过以及眾人的援手之恩,她沉默了片刻,双手抱剑於胸,向紫霞、瑶池女子以及俞珩三人各施一礼:
“多谢三位道友救命之恩,此情,项明月谨记於心,日后必定报答。”
紫霞神情淡漠,微微頜首,算是回应,
周身繚绕著仙气的瑶池女子轻柔开口,声音如清泉流淌,带著关切:
“项道友不必多礼。瑶池清露虽能治癒体肤之伤,抚平受损的元气,却无法彻底根除乱神阴风的影响。
此地阴风对道心造成的侵蚀与痕跡,极为顽固,需靠仙子自身日后静坐修行,慢慢克服与涤盪,万望谨慎,切不可再被心魔趁虚而入。”
俞珩抬手虚虚一托,一股柔和的力量轻轻托住项明月的手臂,阻止了她继续行礼。
他目光温润,却別具深意地看著她:
“福祸相倚,世间之事往往如此,劫后必有后福,项仙子乃是有大福缘之人,经此一遭,未必不是破而后立的契机。”
项明月闻言,微微一,低头沉思片刻,隨即默然点头。
紫霞环顾四周奇崛诡诵、宛如巨兽臟腑的幽深裂谷,眸光最终落回俞珩身上,清声问道:
“可否请教师兄,此地究竟是何所在?竟如此凶险异常。”
未等俞珩回答,身旁仙气氮氬的瑶池女子已轻声开口,声音柔和:
“若我所阅古籍无误,此地应名为『巨喉渊”。
其形似太古巨兽咽喉,能自行吞吐天地间各种恶风、怪风、邪风,內蕴的险恶远超典籍记载,
风势变幻莫测,陷阱遍布,难以尽述。”
紫霞微微頜首,
“多谢瑶池圣女解惑。”然而,她的视线却並未从俞珩身上移开,反而更加专注,补充道:
“不过,紫霞仍想听听这位道长...:..有何独到见解。”她眸子清亮如紫水晶,一瞬不瞬地凝视著俞珩的面容,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
俞珩闻言,从容一笑,青碧色的衣袍在轻轻拂动,风采洒然:
“瑶池仙子所言不虚。此渊亦称『葬风之喉”,其形成之因早已湮灭於太古尘埃,无人能考证。”他抬手指向远处隱约可见的巨大风洞,风洞周围的空气扭曲变形,连光线都被吸入其中,
“渊中巨大风洞会產生无可抗拒的恐怖吸力,甚至能短暂倒转乾坤,扭曲空间,修士往往在毫无察觉之时,便被其悄无声息地吞入。”
他顿了顿,指尖凝聚起一缕神力,在空中勾勒出简单的风势图:
“论其凶险,大致可概括为四点:吞噬之力、侵蚀之性、音杀之危、以及最为防不胜防的......灭神之劫。”
他侃侃而谈,举止瀟洒自如,即便身处危机四伏的裂谷之中,仍显出一种说不出的写意风流。
紫霞眼中倒映著他从容的身影,心中的疑惑愈发浓烈,忽然开口询问道:
“紫霞冒昧,问道长一句......我们可曾见过?”她的声音比先前柔和了几分,带著一丝试探。
俞珩面上露出一丝疑惑,沉吟道:
“许是......曾在某次圣地交流会中,或在熙攘的人潮里,有过遥遥一面之缘?”
紫霞却並未就此打住,目光依旧紧锁著他:
“道长的风姿气度,与我一位故人颇为相似。”她说这话时,语气带著几分不確定,却又有著难以动摇的执著。
俞珩笑容不变,反问道:
“哦?不知是何等人杰,竟能让仙子仅仅因贫道与之略有相似,便如此追问不舍?若有机会,
贫道倒也想见识一番。”
紫霞深深看了他一眼,语气肯定了几分:
“紫霞觉得,应与道长.....並非初识。”
俞珩面容上的笑意稍稍收敛,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带著几分关切道:
仙子方才歷经乱神之风卷袭,灵台或许尚存些许震盪,此时產生些似曾相识的错觉也是常事还需静心寧神,平復识海,万勿轻忽这后遗症才是,否则日后恐生心魔。”
紫霞纤薄的唇微微抿起,还想再言。
此时,薇薇却上前一步,小手轻轻拉了拉俞珩的衣袖,指尖带著细微的力道,小声道:
“楚师兄,此地如此危险诡异,我们已经耽搁许久了。你可有办法带我们出去?师尊若是久久收不到我们的讯息,定然要心急如焚了。”她说著,眼底闪过一丝担忧。
俞珩闻言忙了一瞬,但隨即极其自然地转头对她温和笑道:
“师妹不必过於忧心。离开摇光之前,师尊曾赐我一枚星光赶路符,此乃危急时刻用以传讯的异宝,即便在这隔绝灵识的凶地,也足以將消息送出,让师尊知晓我们的安危。”
他说著,取出一枚泛著青金色光芒的符篆,符篆上刻著繁复的道纹,证明他所言非虚。
薇薇点了点头,眼中的担忧散去几分,顺势便拉著俞珩的衣袖走向一旁的岩壁,指著上面的风蚀纹路,低声询问起此地地貌风势与源术运用的种种细节:
“楚师兄,你看这岩壁上的纹路,是不是与源术中的引风纹有些相似?若我们能藉助此地风势,是不是能更快找到出口?”
俞珩也由著她拉著自己的衣袖,脚步放缓,含笑耐心解答:
“你观察得很仔细。这纹路確实与引风纹有几分相似,却更加古老,蕴含著太古时期的风之道则。若能加以利用,不仅能辨明方向,还能藉助风势抵御部分凶险.....
:
他一边说,一边指尖轻点岩壁,神力顺著纹路流淌,让那些古老的印记短暂亮起,清晰地展现出风势的走向。
紫霞静立原地,目光仍追隨著俞珩的身影,一双清冷的眼眸中却不禁流露出一丝罕见的迷惘与困惑。
俞珩方才那番似曾相识却又滴水不漏的回应,那份面对质疑时的从容,超然物外的气度,都与她记忆中圣子的身影微妙地重叠。
可眼前之人的身份、修为,又让心中答案变得如同镜水月,难以捉摸,她垂眸看著自己的指尖,陷入了沉思。
另一侧,仙姿縹緲的瑶池圣女,敏锐地察觉了俞珩、紫霞与薇薇三人之间微妙的氛围。
但她毫不在意这些人际间的暗流,只是带著纯粹的好奇与求知的专注,悄然跟在了薇薇身侧,
一同倾听俞珩阐述此地风势地貌与源术关联的独到见解。
她眼神清亮如晨星,听得极为认真,长长的睫毛隨著呼吸轻轻颤动。
当俞珩用“江河归海”比喻风洞吸力时,她眸光闪烁,瞬间理解了其中的玄妙;
当俞珩提及古老源术“御风寻踪”的秘辛时,她又会陷入短暂的沉思,小巧的下巴微微抬起,
眉头轻,而后又不自觉地轻轻頜首。
专注的神情,与她周身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奇异地融合,打破了那份遥不可及的距离感,显出別样的灵动与澄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