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拥有了神权,却也同时成为了世间那些大妖魔所垂涎的目標。
日后,你不仅要应对人间奸邪,更要提防来自黑暗中的、覬覦您这身『神性』的恶意。
稍有不慎,便是…”
陈玄没有说下去,但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魏徵彻底明白了,脸色变得有些苍白。
他终於意识到,这金光闪闪的神印,不仅是荣耀与权柄,
更是一道催命符,將他推到了风口浪尖,置身於前所未有的危险境地。
李世民更是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国师!此事绝不能等閒视之!玄成乃朕之股肱,大唐栋樑,岂能陷於此等险境?国师必有化解之法,还请速速教朕!”
听到李世民语气中的急切,
陈玄眼中闪过一丝瞭然的笑意,仿佛早已料到皇帝会有此反应。
他不再卖关子,从容地探手入袖,取出一卷书册。
“陛下爱才之心,天地可鑑。”
陈玄將这卷书册递向魏徵,
“魏大人之忧,亦是陈某所虑。既然天道赐予魏大人重任,我等自当尽力为其护持周全。”
他看向郑重接过书册的魏徵,解释道:
“此乃《文道聚气法》,並非寻常链气修仙之术,而是专为如魏大人这般胸有浩然正气、腹藏经纶锦绣的文臣大儒所创的修行法门。
其不修金丹,不凝元神,专修一口『文道正气』,以胸中丘壑为基,以天地至理为引,养吾浩然之气,聚而成形,妙用无穷,既可明心见性,亦可修法御敌。”
“此法最重本心与积累,与魏大人一生所学、所行、所持之正道完美契合。
若潜心修行,假以时日,不仅无惧妖邪窥伺,更能將这天赐神印之力与自身文道正气相结合,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威能。”
陈玄语气篤定,
“届时,魏大人便真正有了自保之力,可安然履行这天庭监斩官之责。”
魏徵闻言,心中微微激动。
他一生篤信圣贤之道,以文章学问、刚正之气立世,
从未想过竟有专为文人设计的修行之法!
他双手颤抖迫不及待的展开了书册。
书页之上的文字,直接映入他的眼前:
“定神开窍,灵台自明;培元养望,正气渐生…”
“诚心见神,知行合一;文宫既开,万邪不侵…”
“通天理,晓阴阳;见本心,持正道…”
“以文载道,以气御法;言出法隨,笔落惊鸿…”
每一句心法都直指大道,
却又与他毕生研读的圣贤经典、秉持的立身处世之道无比契合,
脑海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这不仅仅是修炼法门,更是一部直指文道终极的至高经典!
魏徵完全沉浸了进去,外界的一切仿佛都已消失。
他时而蹙眉深思,时而抚掌惊嘆,口中不自觉地喃喃自语:
“妙!妙啊!原来如此!『养吾浩然之气』,竟真可至如此境界?!以文章沟通天地,以正气驾驭法则…这…这简直是为我辈文人开闢了一条通天坦途!”
他越看越是激动,脸上之前的担忧已被兴奋所取代,
仿佛发现了世间最珍贵的宝藏,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神采。
李世民在一旁看著魏徵这般如痴如醉的模样,
他虽然没有看到书册內容,但见其反应,
便知此物绝非凡品,心中顿时大定,对陈玄投去感激的目光。
陈玄则含笑而立,看著魏徵沉浸於《文道聚气法》的玄妙之中,
他知道,这位新晋的天庭监斩官,已然踏上了一条与眾不同的道路。
未来的大唐,或许会因此出现大量以文驭气的文臣,而变得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