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深知此事关乎天諭,刻不容缓。
他凭藉自身职权与皇帝的特许,以极高的效率,
几乎调集了长安城內及周边所有官营、私营最顶尖的工匠与大量壮劳力。
一时间,城南那片高地上,人声鼎沸,
凿石声、锯木声、夯土声昼夜不息,匯聚成一股热火朝天的气象。
物资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来:
巨大的青冈岩石块、坚韧的百年巨木、用於粘合的珍贵鱼胶米浆、
以及各种规格的金属构件…国库敞开供应,
魏徵亲自坐镇监督,既要速度,更求质量,绝不容许有丝毫马虎与偷工减料。
他时常立於工地之侧,目光如炬,审视著每一处细节,
那无形的文官威严,让所有参与工程的官吏匠人都不敢有半分懈怠。
日夜轮转,星月交替。
在高强度的投入下,仅仅十天之后,一座巍峨、肃穆、前所未见的巨大石台,
便在这片原本荒芜的高地上拔地而起,傲然矗立於天地之间!
整座斩妖台由巨大的青白色条石垒砌而成,结构严谨,气势磅礴。
自地面起,共有九九八十一级宽阔而陡峭的石阶逐级向上,
象徵著九九归一的极致刑戮之意。
石阶尽头,便是那高达十丈有余的巨型主台!
台面开阔平整,足以容纳数百人,四周矗立著七十二根雕刻著简易却古拙符文石柱,
如同忠诚的卫士,拱卫著中央那片最为关键的行刑区域。
主台的样式,魏徵严格遵循了梦中那天庭接引台的模糊记忆与国师的指示——
並非富丽堂皇,而是追求一种原始、厚重、沟通天地的庄严与威压。
站在台下仰望,只觉得自身渺小如蚁,
一股无形的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令人心生寒意,不敢喧譁。
魏徵亲自一步步登上高台,仔细查验每一处接缝,每一道刻痕,敲击每一块石板。
他甚至调集了数十名军士,合力以巨木撞击台基,整座石台却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好!”
饶是以魏徵的严苛,此刻也不由得抚须点头,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诸位辛苦了!此台质量上乘,远超预期!所有参与工匠、役夫,皆重重有赏!”
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成就感的欢呼声。
验收既毕,接下来,便是最关键的一步——恭请国师亲临,为此台施法设阵,
赋予其真正的“斩妖”神力!
否则,它终究只是一座比较奇特的石头建筑罢了。
魏徵正欲吩咐属下去国师府呈递消息,却忽然心有所感,猛地转头望向高台中央。
只见那里,不知何时,已然悄无声息地多了一道身影。
一袭青衫,淡然出尘,仿佛他一直就站在那里。正是国师陈玄的那具分身。
国师竟然感知到此地工程已毕,直接降临於此!
魏徵心中凛然,对国师的手段更是敬畏。
他立刻收敛心神,快步上前,对著那身影深深一揖,语气恭敬:
“魏徵,见过国师大人!”
周围那些工部官员、匠作监大匠以及尚未离去的部分工匠头领,
见到魏徵如此恭敬行礼,又看清了台上那突然出现、气质非凡的青衫人,
立刻猜到了来者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