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二人话音刚落,李副厂长眉头微蹙,目光中透出不满。眾人意识到,此二人所言显然与李副厂长立场相悖。
会议室里的工作人员虽未言语,却在瞬间心领神会。若顺著先前的话题继续,定会惹怒李副厂长。於是,他们开始思索如何在两位厂长间游走,以求皆大欢喜。
而这时,刚发言的几位员工平日与李副厂长关係疏远,实则是杨厂长的亲信。
杨厂长话音刚落,下属们便附和起来。“此言有理,这二人行为不端,留之无益,当严惩以儆效尤。“
杨厂长听后暗自欣喜,心腹们的迅速响应令他满意。他知道,若换了他人,未必能如此默契。即便有其他支持者,涉及此事也可能引发反感。因此,他对眾人並无责备之意。
儘管已过春节,年岁渐长,杨厂长仍不甘现状,欲在轧钢厂继续掌舵。如今得眾人相助,只需再创佳绩,並借李云之力,连任一把手之事便十拿九稳。
话音刚落,杨厂长环顾四周,將目光投向其他中层干部。
似乎此刻是在徵询眾人的意见,毕竟此事关乎轧钢厂秦怀如二人不当行为的处罚,需获得大多数人认可,方能將其二人从厂內开除。
实际上,杨厂长早已对二人之举深感厌恶至极。
在此之前,儘管李云已与二人在办公室商谈过,杨厂长心中也明確了惩罚方案,但必要的程序依然不能省略。
从李云的话语中可以察觉,二人的行为令人不齿,想必眾人会支持將他们开除。
就在杨厂长准备开口之际,李副厂长轻啜一口茶,刻意清了清嗓子。
“杨厂长,诸位,我有些不同见解,不知大家怎么看?”
听罢李副厂长的语气,杨厂长虽未言语,却已猜到他將唱反调。
既然如此,那就看看他葫芦里卖什么药。毕竟春节后即將举行换届选举,而自己的头號对手正是李副厂长。
杨厂长深知,李副厂长已在幕后动作频频,此人虽不安分,背后却有强大力量支撑。
想到此处,李厂长目光锐利,身旁中层干部亦神情专注,似在观摩两位厂长的较量。
早先,杨厂长便觉察李副厂长心存异志,针对问题总有別样主张,二人分歧日渐加剧。
眼看春节將至,三四月后轧钢厂將召开换届选举,时间所剩无几。
即便李副厂长態度渐显傲慢,杨厂长却不以为意,因自己能在厂內长期任职,背后亦有不容忽视的势力。
趁著这次机会,观察中层领导的想法也是好事。於是杨厂长停下话语,想听听李副厂长的真实意图,同时留意现场有多少人与李副厂长关係密切。
“李部长,既然如此,不妨直说。你是咱们扎钢厂的二把手,你的建议我会认真对待。”
此言一出,明白的人都知杨厂长是在试探李副厂长,而不知情者却以为杨厂长向他示弱。眾人皆知杨厂长春节后即將退休,此刻都屏息凝神,等待这场厂长间的较量展开。
“多谢杨厂长信任,我只是提出个人见解,若不当之处,仍盼您做最终决定。”
杨厂长的话刚落,李副厂长即刻回应,语气谦逊但条理清晰,无形中提升了杨厂长的形象。
“易中海虽有过失,但他在轧钢厂工作多年,算是老员工。我推测,从建厂起他就在这里,为工厂立下不少功劳。儘管他违反厂规,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但我认为应给予机会。他拥有九级钳工的技术,还能提供技术支持,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认为只需开除秦淮茹一人,留易中海继续为厂服务。”
李副厂长说完,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其他中层干部,鼓励他们附和自己的观点,形成合力。
即便杨厂长內心並不想应允这些事,但面对眾人的態度,他也明白自己不能过於强硬。
就在李副厂长话音刚落之际,会议室里的中层干部便意识到,李副厂长似乎有意与杨厂长针锋相对。此时,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想法。
会议室中的眾人纷纷抬起头,目光专注地注视著彼此,思考著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立场。
与此同时,一向与李副厂长交好的几位同事,也隨声附和道:
“李副厂长的观点有一定道理。这位老师傅既然拥有九级钳工的精湛技艺,且技术水平远超財务科领导,若其留任,对轧钢厂的技术发展定有助益。”
“近期厂领导频繁视察我们的生產状况及技术细节,显然对技术层面十分重视。若是贸然將其辞退,恐將造成不可挽回的技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