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傍晚的时候。
余麟从楼观台离开了。
身后站在山门前,依依不捨的看著他离去的岐平定和袁天罡两人。
岐平定是想多问一些知识,袁天罡纯想算余麟身上的玄妙之处。
他是真好奇啊。
“岐老儿,要不要我帮你?”
“帮什么?”
“你今日悟的法,靠你一人怕是等羽化仙去的时候都创不出来!如何?”
“可,你想要什么?”
“到时候名字要加上我的天罡二字,其他的我不管。”
“.........行,这等虚名给你也罢。”
“虚名?这是实打实的名声!能流传千百世!到时候我的袁天罡也要被后世尊称一句袁祖!”
“...........知晓了。”
岐平定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见余麟已经消失不见后,转身朝著观內走去,留下一句:
“天上有天罡三十六法,那我们人间便纳地煞之数,化为一百零八法。”
袁天罡听闻,笑道:“有志气!”
“好,那就一百零八法!”
“天罡一百零八法!”
“过些日子我去五指山,请教请教那...............”
.....................
钟家村。
余麟回来看见杜平出现在钟馗家,和两兄妹相谈甚欢的时候,就不由感慨道:
“难怪杜平是原配,离开这么一会就碰上了。”
不过杜平为人倒也如原本神话所说的那般好,身上甚至还有不少的功德傍身,显然是经常行善积德,的確是为良缘。
三人见余麟回来,行礼问好的行礼问好,问他事情怎么样的问他怎么样。
余麟一一回答后,变戏法的朝桌面一指,一桌香喷喷、热气腾腾的美食便出现在桌面上,笑道:
“吃了没?”
“没呢。”
“那就先吃饭,吃饱再说。”
“好。”
吃饱喝足,已经是入夜。
杜平自然是留下,和钟馗睡一张床上。
由於屋內温度舒適不已,让他很快便睡了过去,享受了一个许久不曾享受的好觉。
.................
武德帝时期,科举每年一次,头年秋冬地方选拔,选拔出合格者於年底前抵达长安,次年正月聚集长安,参加尚书省组织的考试,二月放榜,
与后世进士显耀不同。
这个时候秀才地位最高,要求也最高,主要考方略策。
录取標准极严,文理通达、见解高超为上上,分四等录取,下等不予录取。
因为难度太大,几乎无人能达標,后来逐渐被废除。
还有个明经科考察对儒家经典(如《礼记》、《左传》等)的记诵和理解。
是当时相对务实和主要的取士渠道之一。
方才所提到的进士科,此时刚刚恢復,地位远不如后来那么显赫。
主要考试內容也是策论,与秀才科类似,但难度和要求低於秀才科。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还没有加试杂文诗赋。
加试诗赋是唐高宗李治后期才开始的改革,所以武德帝时期的进士科,考的是治国方略的论文,而不是作诗。
但儘管是这样,录取的人数也是极为的少,毕竟如今还是以从各大世家从选人才为官为主。
钟馗算了算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