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理解。”
他先是肯定了沈恆的比喻,但隨即话锋一转,道:
“不过,更准確地说,並非加了一层,而是换了一层基底,这个基底……”
不是,这小子连这个都听的懂吗?……李道一略带诧异的看向沈恆,他在焉屿说物质和力结合的时候就放弃了,没想到沈恆听完后面一大段后,竟然还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焉屿继续在那说著,
“……总之,力和物质,都不过是弦理论中弦的不同展现罢了。”
emm...听不懂……沈恆沉默了下,询问道:
“那这和我的构型有什么关係?”
“弦理论中,世界的基底是振动的弦,而你的构型……”
焉屿的目光重新落回沈恆身上,眼神逐渐锐利起来:
“一个不断变幻,却又和谐统一的环,且散发的波动,能够自然的牵引源力……你不觉得,这很像我刚刚所说的弦吗?”
“可是教授……”乐谷南插话道,“这个理论不是还是一个假说吗?”
“我原本也並不是很看好这个假说,但现在……”
焉屿话语一顿,目光落在了自己那仍按著的沈恆的腹部,
“也许这个假说还真有一些可用的地方也不一定,只是……为什么这种构型能够成形?”
“这种构型很难成形吗?”沈恆询问道。
“嗯,虽然理论上的確可以,但机率极低。”焉屿点头道,“就像你划著名一个小船在海上漂泊,然后隨手在海面上拨了下,就刚好抓到一条鱼一样。”
“多坚持了一段时间呢?”
“那也不过是多拨几下而已。”
话音落下,屋內顿时陷入了沉默。
“所以这个构型到底算怎么样?好还是不好?”李道一嘖了声道。
“他这个构型可以说,可能触及到了世界的起源,万物的基底,但……”焉屿沉吟了下,道:
“无法直接比较。”
“这就好比问,一个单细胞生物,和一个多细胞生物,谁更高级一样。”
“前者蕴含生命最原始、最本源的蓝图,后者则展现了复杂结构的强大功能。”
“具体如何,还是要看表现出来的情况的。”
“待会儿,来去测试一下这个构型,在源力各方面利用上的效率吧。”
“为什么要等下?”李道一看向焉屿。
沈恆和乐谷南同样有些疑惑的望著焉屿。
“我在记忆他体內构型的变化,需要再过三分钟。”焉屿面色没有什么变化的继续把手按在沈恆的腹部。
呃……记那个?……沈恆沉默了下,將意识沉浸在內景之中。
万千丝线,如星云般围绕著闭环变化著……
二十余分钟后。
沈恆將手从一台类似演讲台的设备上放了下来。
伴隨著一声沉重的“砰”声,一个数吨重的合金铸块在前方落了下来。
这是一台用来检测源力源力的利用效率的设备。
简单的说,就是你在台上输入源力,机器会根据流过的源力总量自动截停,只让固定量的源力流过。
然后通过这些固定量的源力,去推动前方的合金铸块。
推动的越高,其源力利用效率,自然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