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人问:“老閆,这是谁家的孩子?”
“这小伙子不错,沉稳得很。”
“对啊!这个年纪能做到这样不乱跑,实在难得。”
“要是我家那小子也能这样就好了!”
这些大爷的晚辈们都和苏建设差不多年纪。
閆埠贵一听,赶忙向大家介绍:“这位是苏建设,和我住一个院子的,人品很好。”
“他是中医,在红星轧钢厂医务室工作。”
“前几天他还救了一个突然发病的厂领导,领导为了感谢他,给了不少东西呢!”
閆埠贵说话时带著自豪,仿佛这事是他做的。
旁边的人听后都很惊讶,毕竟医生在任何时代都受人尊敬。
见苏建设要往没人注意的地方走,閆埠贵急忙喊道:“建设,那边根本没人。”
“钓鱼这事得讲究方法,不是隨便找个地方投下饵就能钓到鱼的。”
“就在这儿吧,我们帮你找块好位置。”
“別拘束,万一真有收穫,也別藏著掖著。”
“意思一下就好!”
閆埠贵心中暗自盘算。
他现在所在的这片水域,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人。
再多一个人也不会太显眼。
若苏建设真的能钓到鱼,他倒是可以顺带沾点光。
即便没钓到,那也是苏建设技不如人。
可这份人情,他总算是送出了。
日后苏建设若有好处,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吧?
閆埠贵自以为计划周密,却不知已被苏建设看穿。
想到这里,苏建设心中轻蔑一笑。
他將车停下,拿起渔具说:“閆老师,我只是隨便试试,没什么技术含量,別嚇跑你们的鱼才好。”
“你们忙你们的,我就过去那边看看。”
直到此时,閆埠贵才注意到苏建设是骑著一辆全新的凤凰牌自行车来的。
这种毫不在意的態度,难道真是他的日常?
“建设,这车是你买的?”
“嗯,刚从供销社买回来的,瞧,钢印还亮闪闪的呢!”
“出来钓鱼,觉得这儿太远了,就顺手买了辆。”
什么?
不仅是閆埠贵震惊,旁边的人也纷纷侧目。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可是家庭中的大物件,而眼前这个年轻人竟如此从容地购置一辆新车,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几位年长者看向苏建设的目光也多了几分重视。
閆埠贵心中更添几分艷羡。
他早有计划攒钱买车,如今储蓄已接近目標,只差一步之遥。
他已经多次前往供销社,甚至选好了心仪的款式。
若真能做到,他便是四合院第一个骑自行车的人。
如此一来,今后去钓鱼便能更早到达。
从家走到河边要一个多小时。
每逢周末,閆埠贵虽早早出门,却仍比他人晚些,导致好钓位常被占去,自己总是吃亏。
他觉得,投资一辆自行车还是值得的。
况且,身为小学老师的他,薪资在四合院里算低的。
虽然劳动光荣,但收入仍是大家比较的对象。
收入低,难免被人瞧不起。
尤其那个常与自己作对的傻柱,总嘲讽他是教书匠。
要是自己能买辆自行车,成为四合院的第一人,至少能扬眉吐气一番!
不曾想,第一辆自行车却被苏建设抢先了。
閆埠贵心中颇为失落。
在閆埠贵满是羡慕嫉妒的目光中,苏建设选了块无人处坐下,將超级饵料掛在鱼鉤上,连鱼窝都不打,直接开钓。
得知苏建设买了车,閆埠贵內心已有所动摇。
此刻见他毫无准备就开钓,不禁轻蔑道:
“这人太固执!”
“教他的钓鱼技巧他不听,这样瞎折腾岂非浪费时间?”
閆埠贵此言一出,旁人纷纷附和。
但有人反驳:
“看他连小马扎都带著,或许真只是閒来无事。”
“一般年轻人来钓鱼,哪会准备这么周全?”
眾人一看,果真如此!
苏建设也觉疑惑,自己签到的钓鱼大礼包里的东西倒是齐全,还送了把小马扎。
这般钓鱼方式,如今少见,多为老一辈所为。
苏建设出眾的外貌,加之他独特的性格,常吸引他人不经意间投来的目光。
不一会儿,周围人的惊讶表情愈加明显。
就在苏建设刚刚放下鱼鉤后,竟有了动静。
上鱼了!
这让大家感到疑惑。
周围的钓鱼好手虽不多,但凭藉多年实践经验,还是颇有心得的。
苏建设选择的位置,无人问津並非偶然。
在专业人士眼中,那地方像个鱼都不愿靠近的死地。
然而,苏建设刚把鱼鉤放下,就有鱼咬鉤了。
看那动静,鱼还不小。
苏建设也有所察觉。
没想到这个超级诱饵效果如此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