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岗位资源极为珍贵。
小扎年纪最小,心思单纯,立刻追问:
“是什么单位?”
李会长与王主任同样惊讶地注视著郭东风。
郭东风笑著回答:
“王府百货大楼的柜檯。”
周围的几人目光中满是震惊。
京都的王府百货大楼,是新华夏之后建立的第一座大型百货商场,被称为“新华夏第一店”。
这里的柜组岗位,如今是最顶尖的职业之一,连街道干部都难以替代。
在这个年代,受欢迎的职业有邮政邮递员、柜组员工以及放映员等。
再过几年,司机也將成为炙手可热的职业。
作为“新华夏第一店”的柜组岗位,其吸引力无需多言。
眼前之人一开口便说能帮忙解决,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李会长满脸惊喜:“同志,这是真的吗?太好了!”
郭东风摆摆手:“没事!苏大夫帮了我们很多,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
“如果弟妹那边没问题,隨时可以上班。
到时候还请李会长帮忙开具介绍信。”
那个年代,无论去哪儿都需要介绍信来证明个人档案关係。
这套流程到了八十年代依然有效。
胖迪和囡囡等人年纪虽小,但经常参加志愿活动,在交谈中也深知柜组工作的难得。
此时听闻如此安排,她们虽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找不到推辞的理由。
她们確实需要一份工作,也明白这份工作完全是因苏建设的关係才得以实现的。
胖迪骄傲地望向苏建设,心中满是甜蜜。
就连囡囡看向苏建设的眼神也充满感激。
郭东风见状,继续说道:“虽然能工作,但分房可能要等一段时间,毕竟需要工龄。”
“很多老员工也没有分到房呢。”
郭东风说完,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意,还向苏建设使了个眼色。
这下苏建设彻底摸不著头脑了。
囡囡连忙摆手:“不用麻烦了,能帮忙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已经非常感谢您了!分房的事更不必劳烦单位。
我们不急,等小迪上班后,我和小扎打算在外面租房子住。
“
囡囡脸上带著些许不好意思。
让別人帮忙找工作已经很过意不去,若再要求分房,实在有些不合情理,她也不是那种不知分寸的人。
李会长和王主任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儘管郭东风是苏建设的朋友,但这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提出过分的要求。
苏建设並未开口,只是默默观察,他隱约觉得郭东风还有话未说。
果然,郭东风笑著开口:“其实你们根本不用自己租房。
苏建设那边有两套房子,弟妹搬过来只需占用一间,另一间足够留给小姨和妹妹居住。
一家人住一起既温馨又便利。
苏大夫和弟妹都需要上班,你们暂时没工作的情况下,还能互相帮忙,一起做饭,既能节省开销,也省了不少麻烦!“
苏建设恍然大悟,终於明白郭东风之前频频向他使眼色的原因了。
不过这个提议倒也不错,只是由他自己主动提起,似乎有些不妥。
李会长和王主任听后仔细思量,觉得这確实是个不错的方案。
王主任认真地说:“这主意不错。
建设家里没有长辈帮忙,这两位结婚后不久就会有孩子,以建设的性格,肯定不会好好照顾人,囡囡去了的话,的確能解决不少问题。
“
李会长也点头附和:“正是如此。
不过对囡囡而言...“
他看向囡囡,虽她是胖迪的长辈,却也不过二十出头,还是个未婚的大姑娘。
囡囡被长辈的態度压得有些不適,这对她而言並不公平。
李会长和王主任將目光转向她,静待她的回应。
囡囡陷入两难,当初郭东风提议时她就觉得不太妥当。
她与胖迪的小姨、妹妹关係特殊,总觉得尷尬。
但若此时拒绝,似乎显得她不愿承担照顾胖迪的责任。
囡囡狐疑地瞥了苏建设一眼,心里清楚这人並不简单。
最终,她勉强点头:“如果小苏不介意的话,那就这样吧。”
“怎么会介意?求之不得!”苏建设一本正经地说,“这样小迪也不会孤单,而且我和四合院里的邻居关係一般,有小姨和小扎陪著,她也能多些陪伴。”
胖迪听到这话立刻雀跃起来。
之前她对纳西邻居的印象不佳,担心到了新环境会被孤立。
现在听说小姨和小扎也要搬去,心里的大石终於落地。
苏建设暗暗提醒自己保持冷静,绝不能表现得太失態。
然而,他注意到郭东风偷偷向他竖起大拇指,不禁心中腹誹:这傢伙是不是想太多,笑得这么猥琐!
小扎同样喜形於色。
郭东风终於有机会帮上苏建设,也鬆了一口气。
他轻描淡写地说:“目前只有一个岗位,过段时间再调整。”虽然话未明说,但李会长和王主任都心知肚明,尤其是王主任,完全相信这是实话。
刚才郭东风才得知胖迪的情况,一个电话便解决了问题。
再安排一个岗位並不难,但一下子给三个人都安排两个岗位,难免会引起议论。
胖迪起初没多想,听完这话稍作迟疑,便对囡囡说:“这次的工作,还是让小姨去做吧。”这不是胖迪逃避责任,这份工作本就令人自豪,只是囡囡年纪稍长,虽有些不舍,但她认为让囡囡先开始工作更为妥当。
苏建设微微扬眉,觉得这姑娘倒是挺懂事的。
若胖迪在家,两人一起生活也更便利,而且她自认身体状况不错。
囡囡虽也心动,但最终摇摇头说:“这不太合適,还是你去吧,我的工作可以往后推。”她还说即使自己不上班,他们两人也能应付得过来,她在家中负责日常琐事,等到孩子长大些、工作稳定了,生活自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