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设家中人口眾多,囡囡和小扎还未婚配,若將来成家立业,这房子正好派上用场。
这处独门小院租金每月二十元,对普通人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抵得上许多人一个月的工资。
当时多数家庭仅靠单职工维持生活,这样的租金並不轻鬆。
然而,对苏建设一家而言,却不成问题。
在租下院子后,苏建设与家人一起清扫整理。
这一消息传出后,院內住户各有心思。
大多数人感到嫉妒,比如傻柱、秦淮茹及刘海中等人,认为苏建设是因家境优渥而奢侈消费。
但也有不少人由衷羡慕,因为苏建设一家有三人工作,且岗位优越——一个是採购员,一个是百货大楼的营业员,还有一个则是邮局职工,在红星街道已颇具名声。
对他们来说,这笔租金不过是小事一桩。
与此同时,孙寡妇、钱芳以及秦京如等人主动帮忙清扫院子,连何雨水也参与其中。
显然,苏建设的生活状態让邻居们既羡慕又佩服。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接下来,苏建设著手搬家。
儘管这是一座仅两进的小院,但房屋布局合理,大小房间合计十余间,足够一家人居住使用。
帮著搬家的人看到苏建设他们租下这么大的房子,眼底闪过一丝艷羡,可他们明白,这样的生活並非自己能够企及。
一个月二十块的租金,对於靠月薪维生的於海棠来说,几乎占去她收入的一半。
剩下的钱,连日常开销都难以维持。
搬完家,整理完屋子,总算安顿下来。
这套房子有多个房间,但他们只用了三个。
苏建设与胖迪住在主屋,旁边还有相连的小耳房,孩子出生后也能有地方安置。
囡囡和小扎则住进侧厢房,各住一间。
房间宽敞,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何况这样对苏建设管理也更方便。
其余的房间暂时閒置,不过大黑守在院子,它威猛如猛虎,没人敢轻举妄动。
苏建设还计划以后在院子里多养些动物,一来增添生气,二来给自己找点事做。
安顿好后,苏建设带秦京茹去了红星公社。
如今家里房间眾多,即使买再多酒也不会愁没地方存放。
到了秦京茹家,秦老三见是苏建设,有些侷促。
他听女儿提过苏建设的事跡,恭敬地领他到地窖。
地窖里整齐堆放著几十坛米酒,苏建设挑了二十坛装上三轮车,秦老三还特意遮盖以防引人注意。
这段时间,秦家积攒了不少山货,苏建设也一併收下。
干蘑菇、风乾的野味以及山里采的蜂蜜,只要是好东西,苏建设都收下了。
不仅秦老三家,周围邻居家的好货他也一併收购。
三轮车最后被塞得满满当当,价值近三百元的货物几乎占满了车厢。
苏建设付帐时毫不迟疑,这些朴实的乡下人平日里省吃俭用,从未见过有人如此阔气地一次掏出这么多钱。
尤其是秦老三听说,苏建设买来的米酒竟然是他自留的,而其他不少东西大概也不是为工厂食堂所购,更多像是他个人所需,这让他对苏建设的財力刮目相看。
等苏建设准备离开时,秦京茹怯生生地跟著他,小声提议道:“苏大哥,您家房子那么大,要不要找个帮手打扫?还有,小迪嫂子坐月子,也需要有人帮忙洗衣照顾吧?这些活儿我最擅长了!我家弟妹们全是我一手带大的。”
苏建设瞥了她一眼,心中明白,这姑娘还是渴望进城生活。
原本她应是许大茂的妻子,留在城里。
可现在,许大茂已经娶妻,连傻柱都和秦淮茹成了家。
秦淮茹显然不需要多余的助手,除非秦京茹愿意嫁给残疾的刘光天,否则想继续留在城市並非易事。
秦京茹自己也清楚,单凭自身难以在城里立足,只能寄希望於苏建设能给她机会。
若能得到他的接纳,哪怕只是做个杂工,至少有个棲身之地。
看著秦京茹期待的眼神,苏建设认真考虑起来。
如今。
他们独占一个小院。
房间不少,清扫起来確是件麻烦事,尤其是衣物,显然不能像从前那样送到邻家清洗。
至於囡囡那边,苏建设实在不忍心让她过於辛劳。
秦京如若真愿意承担这份责任,也不是不可行。
况且自家房屋充裕,多一间少一间无甚区別。
关键在於:
秦京如外表看似憨厚,实则颇有几分韧劲。
在苏建设看来,他並不惧怕一个人怀揣野心,只怕她安於现状,不思进取。
原剧中提到:
秦京如进入城市后,
自认为衣著与乡下背景不符,还常被戏称为“土妞”。
然而,许多人忽略了她的另一面。
这个姑娘虽出身乡村,嫁给许大茂时毫无人脉可言。
但后期,她在四合院的女性中表现相当出色。
儘管起点不高,但她有自己的追求,並积极付诸行动。
原剧后期暗示,秦京如的工作状况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