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身牛仔服,就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证明没错。
穿上牛仔服后,他得到了旁人的艷羡目光。
柜檯內,胖迪也在。
她看著简单卖出一套牛仔服,內心震惊。
苏建设曾告诉她,这套牛仔服成本不高,按此售价,一套就能赚三十块。
刚才,他们就这么轻鬆赚到了三十块。
之前,她在百货大楼工作,日销售额惊人,但与己无关。
如今却不同,每卖出一件衣服,都意味著自家的收益。
这套牛仔服的利润,
几乎相当於她之前一个月的工资。
看到外面不少人动心,胖迪忙得口乾舌燥。
她终於明白,下海经商真能赚钱。
有人带头打破了沉默,周围人立刻跟著行动,纷纷掏钱抢购牛仔服。
胖迪这才缓过神来,开始忙碌。
“別挤,一个一个来!”
柜檯瞬间被围满,多亏胖迪有柜檯工作经验,才能从容地一边收钱一边发衣服。
这时,许多人认出了胖迪。
以前百货大楼是大家购物的首选,也是情侣约会之地,像她这样出眾的人自然吸引了不少目光。
谁也没料到,这个曾经的漂亮营业员会辞职来到这家小店。
更没人知道,胖迪竟是这家服装店,甚至服装厂的老板娘。
这一切显得格外神奇。
这家店不算太大,苏建设刚还提到数量有限,这招如今依旧很有吸引力。
不少真心想买牛仔服的人都担心会错过,於是站在后面催促:
“前面的快点出来,后面还有人在等!”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对啊,不买的別挡道。”
忽然,有人自发开始维持秩序。
那些只是看看却买不起的人听了这话,也觉得不好意思久站,陆续退出了店铺。
这样一来,销售效率果然提高了不少。
胖迪起初还很惊讶,渐渐地只顾埋头收钱,几乎手忙脚乱。
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因为收钱而疲惫不堪。
之前在百货大楼,她卖的多是价格百十来块的高档手錶,节假日销量最多十几块,平日里更是寥寥无几。
然而此刻,在这里,她几乎没有停歇过,柜檯下的钱箱已快装满。
短短半小时,至少卖出了上百套牛仔服,总金额达数千元。
那时最大面额是十元,一堆堆摞在一起,相当可观。
有趣的是,外面围观的人群中年轻人居多,可实际消费的却是二三十岁的成年人,甚至更年长者。
这其实很好理解——只有成年人才会有独立支配的资金,而这些年轻人大多还未工作,即使有零钱,也远不够支付几十元的衣服费用。
这边事务繁忙,好在苏建设早有准备,不一会儿便有女工赶来帮忙。
他招呼了一声,很快叫来了两名女工和来宝那个小伙子。
才一会儿工夫,柜檯下的钱箱就快装满了。
这么多钱总不能就这么搁这儿,好在收钱的箱子藏在柜檯下,外面的人虽好奇,却看不见钱箱,自然无法直观感受。
眼见钱箱將满,苏建设拿了个布袋,將里面的现金装进去,然后去邮局存钱。
小扎就在这家邮局工作,苏建设也没打算让他辞职,毕竟邮局的福利不错。
而且到了八十年代,集邮热兴起时,一些高价邮票在京都流通最多。
苏建设一点都不介意从別人那里“截胡”,毕竟对邮票他並不了解,但小扎是他的內应。
只要是发行量少的邮票,他都会收藏,反正这些也不值钱。
这些年,他的空间里已积攒了不少整版的邮票。
赚钱这事,苏建设向来隨缘,顺手赚一笔没什么心理负担。
因为小扎的关係,他跟邮局的人混得很熟。
但当他拎著一大袋子钱来存时,连小扎都被惊到了。
苏建设把钱倒柜檯上,让小扎清点,自己懒得动手。
小扎一边数钱一边惊嘆:“姐夫,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钱?”苏建设隨手给旁边的小扎递了根烟,说道:“今天开始销售了,你姐辞职专门盯著呢!”小扎继续惊嘆:“不是说九点才开门吗?这才不到一个小时……”苏建设点点头:“是啊,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多人捨得钱!”
资金回笼本无需隱瞒,如今只接受现金交易,收入早晚会被知晓,存钱也应坦然。
小扎帮存钱时,苏建设示意来宝留心后续情况,称可能有人带人来存款。
小扎虽知来宝,却因对方喊自己“姨”而不悦,毕竟二人年纪相仿。
苏建设安排来宝召集人手协助,强调现金流动需谨慎,他则专注於更重要的事务。
店铺现金增多时,来宝负责存钱,苏建设不再过问,他认为事应交给合適之人,自己更適合轻鬆自在。
街边新开一家卖牛仔服的店,消息迅速传开,街上穿新牛仔服的人明显增多。
不少人购买只为炫耀,买到后必会穿上,这与当下人们热衷新款电子產品的心態如出一辙。
无论买得起与否,店铺外竟显得拥挤不堪,宛如大型商场开业时的情景。
从早晨开店到晚上关门,店外人群始终未减。
打烊后,门外的人才渐渐散去。
小迪和几位女工走出店铺,看得出这一天她们连喝水的时间都很少,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著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