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修復落地扇后,林羽对原子操控能力的探索愈发痴迷,他的维修店也因精湛技艺声名远扬,各类稀奇古怪的维修物件纷至沓来。
这日午后,维修店內瀰漫著淡淡的机油味和电子元件特有的气息。林羽正俯身於工作檯前,专注地研究一台外观破旧、外壳有些变形的微波炉。在旁人眼中,这不过是个毫无价值的废品,可林羽却敏锐地察觉到它內部或许隱藏著复杂且有趣的问题。
林羽费力地將微波炉搬到工作檯,这微波炉比他平日里拆解的物件都要沉重些。他先启动二手agilent n9912a场强仪,微波泄漏值显示为68mw/cm2,远超5mw/cm2国標上限。又用手持式高斯计在门缝处测得交变磁场峰值达3.2gs,这是足以诱发心室颤动的危险数值。结合微波炉门缝处微弱的蓝光,林羽凭藉经验猜测这是出现了漏磁现象。漏磁不仅会影响微波炉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林羽深知此次面临的挑战不小,可他眼中闪烁著兴奋与坚定的光芒。对於他而言,每一个难题都是一次提升对原子操控能力理解的机会。他戴上厚厚的手套,缓缓打开微波炉的外壳。內部错综复杂的线路和零部件展现在眼前,一股陈旧的热气扑面而来。
当他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检测磁控管时,发现2.45ghz谐振频率偏移达±80mhz。这是永磁体老化导致磁场强度跌破临界值(通常需0.1t以上),使得电子轮辐无法在阳极瓣间形成相位聚焦。更致命的是鉬制阴极的逸出功从4.3ev衰减至3.8ev,热电子发射效率骤降75%。磁控管此时正发出不稳定的嗡嗡声,周围还伴隨著些许电火,这是即將失控的危险信號。林羽深吸一口气,试图集中精神,运用原子操控能力来稳定磁控管。
然而,事情並未如他所愿。当他尝试引导原子排列时,意外发生了。一股强大的能量波动从磁控管中爆发出来,像是沉睡的猛兽突然甦醒,那股力量瞬间衝破了林羽原本的控制,磁控管被意外激活,发出更强烈的光芒和刺耳的噪音。
林羽意识到情况紧急,必须立刻採取措施。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文档中关於金属分选工序的內容。在金属分选过程中,需要精確区分不同金属,並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处理,这需要对不同金属原子特性有深入了解並能精准操控。而此刻,他面对的微波炉中,关键的铜线圈和钢製外壳就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他必须同时控制这两者的原子排列,才能在磁控管彻底烧毁前修復屏蔽层,阻止这场危机。
林羽紧紧盯著微波炉內部,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先將注意力集中在铜线圈上,试图让紊乱的铜原子重新排列整齐。他仿佛置身於一个微观世界,那些铜原子就像一群慌乱的小粒子,在他的意识引导下,逐渐开始有了秩序。但就在铜线圈的情况稍有好转时,钢製外壳因为磁控管爆发的能量而產生了新的问题,钢原子的排列也开始变得混乱,向外释放出危险的磁能。
林羽不得不同时分心去稳定钢製外壳的原子排列。这就像是在同时操控两个复杂的棋局,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態,在两种金属的原子间来回切换操控。一边要维持铜线圈產生稳定的磁场,一边要让钢製外壳重新形成有效的屏蔽层,阻挡磁能外泄。
就在这千钧一髮之际,维修店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位顾客走了进来。顾客被眼前微波炉发出的奇异光芒和刺耳噪音嚇了一跳,惊讶地问道:“林师傅,这是怎么回事啊?”
林羽心中一惊,急忙大声喊道:“危险!您先出去!这微波炉漏电,情况有点棘手,我正在处理!”顾客面露担忧,但在林羽的催促下,还是赶忙退了出去,站在门口焦急地张望著。
隨著时间的推移,磁控管发出的光芒愈发强烈,温度也在急剧升高,烤得林羽脸颊生疼。林羽的智能手环发出三级警报:心率突破190bpm,核心体温达41c,视网膜血管造影显示血氧饱和度骤降至82%。这是操控不同金属费米能级时引发的量子退相干风暴,每个电子自旋翻转都在榨取他的生物能量。
林羽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如果不能在接下来的几分钟內完成修復,磁控管一旦烧毁,不仅这台微波炉报废,还可能引发一场不小的爆炸,危及整个维修店以及周围的店铺。
他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將所有的精神力都投入到原子操控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铜线圈的原子排列逐渐稳定,產生出均匀而强大的磁场,为修復屏蔽层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钢製外壳的原子也在他的引导下,迅速重新组合,朝著形成完整屏蔽层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屏蔽层即將修復完成的时候,一股强大的反噬力量从磁控管传来。这股力量像是要挣脱林羽的控制,將一切都摧毁。林羽感觉自己的精神像是被一把重锤击中,一阵剧痛袭来,几乎让他失去意识。“我是不是太自以为是了?也许从一开始我就不该碰这微波炉,现在把自己陷入这么危险的境地……”这样的自我怀疑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但很快被他坚定的信念驱散,“不行,我不能放弃,我一定要成功!”
他强忍著剧痛,用最后的意志力再次加强对原子的操控。在他的坚持下,钢製外壳的原子终於完成了重组,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屏蔽层,將磁控管產生的危险磁能牢牢地封锁在內部。磁控管发出的光芒逐渐减弱,刺耳的噪音也慢慢消失,微波炉终於恢復了平静。
林羽疲惫地瘫坐在椅子上,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那位顾客见危险解除,赶忙走进来,惊讶地问:“林师傅,你咋做到的?这微波炉咋突然就好了?”林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解释道:“就是里面一个零件短路了,我懂点电路知识,刚刚费了些功夫把它修好了。”顾客一脸佩服,竖起大拇指:“林师傅,你可真厉害!我还以为这微波炉彻底报废了呢。”
林羽望著眼前这台刚刚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的微波炉,心中感慨万千。这次经歷让他深刻认识到原子操控能力的强大与危险,同时也让他明白,自己对这种能力的掌握还远远不够。
经过这次事件,林羽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原子操控能力,提高自己的操控技巧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他决定在今后的探索中,不仅要注重对单个物体的原子操控,还要加强对多种不同材料同时操控的训练。
林羽开始整理此次修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他详细记录下在同时操控铜线圈和钢製外壳原子排列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他发现,不同金属原子对他操控意识的反馈存在差异,这需要他在未来的实践中更加敏锐地去感知和適应。
在整理的过程中,林羽还发现,此次磁控管异常激活似乎对周围一些小型金属物件產生了微妙影响,这些物件的表面似乎出现了一些肉眼难以察觉的纹路变化,可他暂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羽在维修店中刻意寻找那些涉及多种金属材料且出现复杂故障的废旧电器。他不断挑战自己,尝试在各种极端情况下运用原子操控能力进行修復。每一次成功,都让他对这种能力的理解更进一步;每一次失败,也成为他积累经验、改进方法的宝贵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林羽也开始思考如何將自己的原子操控能力与现有的科学理论相结合。他深知,仅凭自己的摸索,发展速度会非常缓慢。於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电磁学、材料科学等相关知识。他希望通过將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一套属於自己的独特技术体系。
隨著林羽对原子操控能力的不断探索和提升,维修店里那些原本被判了“死刑”的废旧电器,在他的手中一件件重获新生。这些修復后的电器,不仅性能良好,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原有的设计標准。但林羽依旧小心翼翼地守护著自己的秘密,不让任何人察觉到这些神奇变化背后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