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滨城晚报社
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
万家的拓展部此时应该已经在旅区和开发区了。
陈临与很清楚,做业务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盲目扩张。
所以万家始终针对的是高校市场。
送餐方便,客户温和,还能通过兼职学生减少运营成本。
但这次寒潮,一下打乱了万家的发展节奏。
写字楼和住宅楼点餐的用户,总不能不接单吧。
面对社会用户后,投诉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增加客服数量了。
“我建议,万家发展的主方向不能改变。”
孙志强没有被暴涨的数据迷住眼睛。
“那是自然,方家的高校模式才是扩张利器。”
陈临与点了点头。
这种高校模式同时具备了,简单、高效、成本低、可复製以及排它性极强等诸多优点。
看到陈临与同样清醒,孙志强心里鬆了一口气。
他之所以今天晚上过来一趟。
就是怕陈临与看到暴涨的数据后,决定两面开。
“等到万家消化了这批新增用户后,就开始朝旅区和开发区扩张。”
“嗯,那时公司还需要买几辆麵包车来往返了。”
孙志强適时提出了需求。
这次分兵,起码每个区域都要有几十人。
旅区和开发区,离市区距离还是有点远的。
虽然有公共运输,但总会有要紧的时候,確实需要公车。
“可以,正常报手续就行,我直接签字。”
陈临与微微頜首。
一辆麵包车核载不到10人,如果想快速铺开,就得需要一辆日常往返,另一辆四处机动。
两个地方就需要三台车。
这个支出的大小,就不是孙志强能自己决定的了。
“师兄,这回拓展时,你该藉此机会筛选一下部里不抗拒出差的员工了。”
孙志强眉头一动。
“我知道了,这个你放心。”
他听出陈临与的潜台词了,这次再扩张完,就要进军其他城市了。
到时候,一批能出差的地推,至关重要。
但这正是孙志强的强项。
“现在拓展部一共210名员工,经我判断,大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出差,但长期出差还要进一步观察。”
拓展部招聘的员工,大多数年龄都不是太大,子然一身就容易认可出差。
“陈总,后续我准备在拓展部里拆分出一个巡查部,细分员工职能。”
孙志强说出了他的打算。
扩张完成的区域,商户也是需要员工日常维护的,不愿意出差的员工將被调到巡查部,负责这部分事情。
久而久之,拓展部剩下的都会是一些敢打敢拼的员工。
但这种事情涉及到公司部门,还有点分林涛权力的意味,需要陈临与拍板。
“这个没问题。”
陈临与直接应下。
至於孙志强怎么和林涛去说,这就要靠他自己了。
“师兄,代收点情况如何,下周就满一个月了。”
扩张的事情说完,陈临与问起了代收点。
正好今天刚从风驰厂回来。
“成绩很是喜人,咱们抓的时间很准,正好是刚入冬后,颳风降温的时候,人总是懒惰的,现在每天有一半多的快递是通过外卖带过去的。”
“剩下的件会不会积压严重?”
现在的代收点可没有超时费用,有很多人买完快递甚至都忘了。
“我研究完滨財附近的吃的,在代收点门口加了一个炉子卖烤地瓜,附近只有咱们卖,创收同时还能吸引同学过来取件。”
“有不少外卖员送餐后也会买一个,这个月代收点光卖烤地瓜,就赚1200了。”
孙志强说了他的小妙招。
“师兄,你这手挺厉害呀!”
陈临与想了一下,代收点的位置本就偏僻,所以每次取件就相当於一次专门的行动。
当多了个烤地瓜后,就会有人转变思路,为了买烤地瓜而拐进来,顺便取个快递。
去买好吃的和去取快递,动力完全不在一个级別上。
这和陈临与的思路异曲同工,
他是准备將其他大学的云朵奶茶开到代收点旁边,用奶茶吸引女性过来,顺便取件的。
归根结底,还是女性购买意愿强。
“看来咱们师兄弟想到一起去了。”
听陈临与说完他的想法,两人相视一笑。
“对了,为了针对这次谈判,我让风驰厂设计了一款专门针对快递送货的电三轮。”
笑过后,陈临与又说了一下他准备的动作。
“这个想法...似乎市场前景很不错,就是没有这个合作,单独上门推销的话也很有可能成交。”
听完整体构思,孙志强摸著下巴,说出了自己的判断。
“不错,如果元通不同意採购,就直接去找其他快递公司谈,元通同意了,就拿著订单再去谈陈临与毫不担心电三轮的未来销售情况。
现在,各家快递都在大力扩张,对快递车的需求將越来越大。
以风驰厂现在的体量。
只要小小一口,就能吃的满腹流油了。
“元通大概率会同意,我这两天开始整理资料,等满一个月后就约老张,到时候咱们两方定个时间见面。”
“交给你了,师兄。”
孙志强走后,陈临与走出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