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泡了一壶茶:“天一,这次东西够咱们卖一段时间了,下次的货你准备去哪里进货?”
“咱俩也有车了,去哪里都方便,到时候看看吧。”
“对,有车方便不少。”
刘天一刚喝一口茶,周博的父亲回来了,刘天一起身:“周叔,下班了。”
“天一来了,晚上別走啊,一起喝点,你们坐,我冲个澡。”
刘天一问周博:“周叔这个班怎么上的,一会儿白班,一会晚班的?”
“两班倒,半个月倒班。”
“哦,这样啊。”
周博问刘天一:“天一,我家有两个银锭,你给我看看,要是值钱,咱俩就卖了,然后把那个一把莲买回来。”
刘天一知道周博什么意思,就像那个造像一样,想送给刘天一一些东西,表示一下,毕竟带著他进入这一行,並且还这么挣钱。
“看可以,那个一把莲以后再说吧。”
周博回到房间,翻找了半天,最后也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两个银锭,递给了刘天一:“天一,看看这个。”
刘天一接过银锭,银锭还是元代的银锭,锭面铭文均为砸戳,正面戳记:“扬州至元十四年行中书省两浙运司盐课和中白银,拾成色监铸官员销银官王琪,秤验银库子吴成,广盈库官叄郎,提领进义银匠杨椿,银匠沈荣....
另砸押四处,背阴文“元宝”,银锭沿袭宋金形制,锭面宽阔,弧首束腰,四周边缘起郭,元宝包浆自然滯厚,通体散发原始光泽,保存的相当不错,具有元早期官铸银锭典型式样,或因多次进出官库,锭面砸满各式戳记,有些甚至二枚戳印叠打,铭文多达百余字。
“大博,这个银锭价格可不低,你可留好了,能卖个好价钱。”刘天一说完,抬头看向周博。
周博眼睛都放光了,笑著说:“天一,能值多少钱?”
“那不能告诉你,告诉你了,你就卖了,留著吧,留著你娶媳妇用。”
刘天一將银锭递给周博,又拿起另外一个银锭,这个银锭就不行了,是清代的清代“復兴炉”银锭,这个不值钱,便对周博说:“这个一千块钱吧,这个清代的。”
“哦,那这个呢?”
刘天一被周博逗笑了:“周博,你还套我的话?赶紧收起来吧,一会儿吃饭了。”
周博挠挠头:“还是老家雀,就是不上当。”
周博將银锭送回房间,吴凤衝著房间喊:“小博,吃饭了,帮忙端菜。”
刘天一来到厨房:“我来了婶。”
“你就坐著等著吃,让小博干活就行。”
“都一样。”
吃饭的时候,吴凤笑著说:“天一,听小博说,你们在买卖古董?”
“嗯,现在古玩行非常火热,我还是学这个的,就下海经商了。”
“挺好的,小博笨,你多担待一些,我和你叔谢谢你了。”
“婶,你太客气了,大博我们两个从小长到大,这都是应该的,而且大博没有您说的那么不堪,跟我在一起非常用心。”
周博的父亲周德说:“天一,你就不用给他打掩护了,他什么样我们还不知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