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著没有咱们沤粪味道大。”
“酸酸的。”
“这点就能起作用吗?”
“到时候不会毁了庄稼吧?”
“咱们陈家村去年就是倒数第一,今年要是没起色,岂不是要被其他村笑话死了!”
“誒……”
几个生產组组长也是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汪淼淼从村委院外走进来,他敲了敲门。
“进来!”
陈远头也不回地说道。
汪淼淼抬了抬眼镜,见屋子里站著不少人,还有股特別刺鼻的气味儿。
“村长。”
汪淼淼捂著鼻子轻声道。
见是外地口音,陈远才扭回头去,见是汪淼淼,心里纳闷,这一天的,这些知青咋都来找他了?
“有啥事?”
陈远微微蹙眉,別也是来送礼的吧?
这么多人,这些知青要害他啊!
“村长,想跟你开一张介绍信,我想下午去趟镇里,给家里寄一封信,报一下平安。”
他缓缓走进来,目光就扫到了桌子上各式各样的化肥。
汪淼淼有些诧异。
“村长你们这是在搞化学试验?”
听汪淼淼这么问,屋子里的人更是头晕,化学是个啥?
啥试验咧?
只有陈远听懂了,他点点头:“你认识?”
“嗯,我之前是学化学的。”
汪淼淼简单介绍,確切地说他是学制碱的,化肥製造也是他们涉及的学科之一。
他的家乡在江北,本就是鱼米之乡,在那化肥的应用要比北方城市更广泛,也更快速。
但是即便如此,氨水、硫酸銨,钾应用在化肥上也只是一个试验阶段。
虽然有科学理论和文章证明,这几样都能对粮食增產起到显著的提升作用,但是要全国范围內的推广还需要提升產业化。
陈远他们陈家村从哪里搞来了先进的生產肥料?
真是令人费解。
“呀,你是学这个的?那你说说这些东西真有用吗?”
汪淼淼是知青,知青就是有文化的青年,对於村里人来说,这些有文化的年轻人除了干农活外啥也知道。
“嗯,是有用的,氨、氮、硫酸銨、钾等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要元素,和发育的关键成分,改善土地的肥沃,还能增强农作物的抗病性!”
汪淼淼说的化学元素,村里人听都没听过,只是瞪大了眼睛,看著汪淼淼。
听汪淼淼说的好像和陈远差不多。
五个生產组的组长也相信了。
陈远新奇的盯著汪淼淼,没想到这批知青里还真有文化人。
虽然知青里学知识,懂文化的人不少,但大部分人对知识的运用,都浮於表面。
只能说比村里人认字多,算的数多,但要是比实践经验他们差远了。
可汪淼淼好像有点不一样。
汪淼淼的话让陈远眼前一亮,而且汪淼淼懂化肥。
他是学化学的,陈远这批化肥,虽然在陈远的努力下初见成果,可是还是有些粗糙,就像是最左边的一种,就是农家肥和尿素的结合。
这种化肥可能效果不是最好。
但是也不一定和陈远研究出来的剩下几种化肥相比会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