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的君臣关係与另一个时空的满清包衣奴隶制截然不同。
除开重大场合,臣子对君主都不会行跪拜礼,而是揖礼。
前几日,殿试和金榜唱名,都属於重大国家仪典,陆临川人都跪麻了,今日不跪,倒也轻鬆不少。
“臣等参见陛下。”眾进士齐声行礼,动作整齐划一。
皇帝很是和善,笑著让眾人免礼落座,然后开始说自己的场面话:“朕今日见诸位英才济济,甚是欣慰。科举取士,乃为国选才。尔等寒窗苦读十数载,终得金榜题名,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他的声音清朗,在殿中迴荡:“然功名虽贵,更贵在为国效力。望诸位入仕后,不忘初心,以天下为己任,以黎民为牵掛。清正廉明,勤勉尽责,方不负朕之所望。”
“臣等谨记圣训。”眾进士齐声应道。
陆临川偷偷打量了几眼,觉得皇帝也没什么特別之处,只是长得帅了些,比起想像中的九五之尊,更像是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
若非那身明黄龙袍,倒与寻常士子无异。
礼乐继续。
皇帝和诸位大臣入场后,乐曲换成了《丹陛大乐》和《承云曲》,与前些时日殿试时的《文始舞》和《庆宣和》大不相同。
前者轻快活泼,后者庄严肃穆。
不过,琼林宴毕竟是朝廷宴饮,所以没有歌舞助兴,要保持士大夫的体统……
少倾,宴会正式开始。
侍者们鱼贯而入,將一道道精致的菜餚摆上案几。
菜品並不豪奢,多是些应季时蔬和寻常肉食,摆盘也颇为简朴。
这种场合,饮食不过是礼仪性的点缀,毕竟没有人会在皇帝面前胡吃海塞……
陆临川抬眼环顾四周,发现新科进士们大多只是象徵性地动动筷子,注意力都放在观察周围的大人物上。
四位阁老、六部尚书这些朝廷重臣今日都在场,如果不趁此机会认清楚,日后在官场上难免闹出笑话……
过了今日,他们这些朝廷新秀就会被分配到各部观政,再想同时见到这么多大人物就难了。
陆临川的目光也在十几位重臣身上一一扫过。
严顥作为首辅,端坐在皇帝左侧首位,不苟言笑;次辅徐杰坐在右侧首位,也神情肃穆。
倒是赵汝成、高贡这两位阁老和六部堂官分列两侧离皇帝稍远的地方,都各自有说有笑的。
陆临川暗暗记下他们的相貌和位置,这些都是將来在官场上需要打交道的人物,必须心中有数。
姬琰也在打量著殿中的新科进士们,目光最终落在陆临川身上。
这个年轻人眉目疏朗,举止从容,在一眾进士中显得格外突出。
不像那些江南士子般矫揉造作,也不似北方举子般粗獷豪放,而是自有一股沉稳內敛的气度……
他越看越觉得符合自己心意。
这样的仪態品格,才当得起栋樑之才的身份……
按照惯例,琼林宴上,新科进士们可以自愿赋诗,以助雅兴,但不会强求。
姬琰环视眾人,温声道:“今日盛宴,诸卿若有佳作,不妨吟来共赏。”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人自告奋勇站了出来。
琼林宴赋诗的惯例自然早就被新科进士们知晓,有些人准备许久,就为了等这一刻,试图用诗才博得皇帝青睞。
一连好几个人都作了诗,其中以江南士子居多。
姬琰都一一应和,予以鼓励,但眼中兴致缺缺。
因为这些诗都是“盛世无飢馁,何须耕织忙”一类的歌功颂德之作,明显是违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