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皇权强横,手握敢战之军作为后盾,强行摊派筹措,或者以君王名义向富户巨商借贷,都是可行的路子。
这类手段自古有之,从周赧王“债台高筑”到汉武帝的“算緡告緡”,老祖宗们从不缺敛財的路子。
可眼下大虞皇权不振,若贸然搞掠夺式的借贷,恐怕刚开始起个头,地方上就得乱起来,国家瞬间分崩离析。
“天子与民爭利,汉武桑弘羊之祸復现”这顶大帽子扣下来,皇帝和主持此事的阁臣就都吱不了声。
所以,只能温和讲理地筹措,让有钱人心甘情愿地把钱拿出来。
於是,陆临川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一个后世的办法——发行国债。
国债,简而言之,便是国家向民间借贷,承诺按期偿还本金並支付利息。
形式多样:有定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有到期一次性偿付本息的;甚至还有永不还本、只按期付息的“永续债”。
后世如某个號称文明灯塔的国度,每年財政赤字,债务规模高达数十万亿美元,国家机器却照样运转。
然而,发行国债必须要有担保还款的信用,否则谁会相信一个穷困潦倒的朝廷能还钱?
若缺乏信用,强行摊派,那就与恶政无异,註定失败。
以大虞当前状况,能拿得出手、让富户们勉强相信的抵押担保物,大概就只有盐引、茶引这类专营凭证,或者未来几年税收的几成这类“硬货”了。
考虑到大虞底层百姓的极度贫困,国债的发行对象只能锁定在有钱阶级:勛贵、士绅、巨商……
这实在令人头大。
即便不承诺利息,只是抵押这些重要的国家收入来源,都无异於饮鴆止渴。
让这些权贵豪商进一步把持经济命脉,长此以往,国家岁入恐怕会越来越少,愈发受制於人。
但眼下若不这么做,结果也是一样的。
朝廷无钱办事,流民四起,边患加剧,国家一样会滑向深渊。
不如放手一搏,梭哈一次!
先筹到一笔巨款,用这笔钱编练新军、整飭武备、賑灾安民,把腰杆子硬起来。
待局面稍稳,掌控力增强,再回过头来收拾那些尾大不掉的既得利益者……
当然,士绅豪商们也绝非蠢蛋,不可能由著皇帝隨心所欲地这笔钱。
他们定会百般掣肘,试图影响甚至控制钱款的流向,確保自身利益最大化。
这条路上,也是荆棘遍布……
真是,又变成了一根筋,两头堵。
陆临川在烛光下枯坐良久,眉头紧锁,反覆权衡利弊。
窗外虫鸣唧唧,更显夜色深沉。
最终,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然。
干!与其坐困愁城,不如奋力一搏。
至少,这是一条看得见希望的路。
於是他坐直身体,深吸一口气,铺开素笺,提起饱蘸浓墨的毛笔,准备写下自己入仕以来的第一份正式条陈——《紓困筹国疏》。
……
深夜。
雨虽停歇,但城南外这片洼地却成了人间炼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