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实在缺钱周转,我这边接济你一点也方便。”
两人如今关係已十分熟稔,白景明说话也少了顾忌,带著朋友间的打趣。
陆临川却正色道:“这次的生意,恰恰就与官场有关。”
白景明神情立刻严肃起来:“难道是什么烫手的营生?”
“今日京中的流言,子瑜兄可曾听闻?”陆临川问。
白景明茫然地摇摇头。
这几日他全身心扑在细盐铺子开张的各项事务上,连以前时常翻阅的邸报都无暇顾及。
整个人已从举人老爷的文人身份,变成了商人的样子。
陆临川一愣,遂將发行国债之事,以及近日朝堂內外的激烈交锋、尤其是满城风雨的詆毁流言,简略地向白景明讲述了一遍。
白景明听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陆临川在朝中受重用,却没想到竟已独自担纲起推行关乎国策的重任!
这步子迈得实在太快、太大了!
更令他心惊的是,这位好友竟將满朝文武都得罪了个遍?
“且让我缓一缓……”白景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所以,怀远说的生意,指的是?”
陆临川目光灼灼:“我要办报,肃清市井流言,宣传国债政策,正想和子瑜兄合作。”
“办报?”白景明愕然。
他脑海中对“报”的概念,除了朝廷內部流通的邸报,就是一些在读书人小圈子里私下传抄的小册子,相当於刪改版的邸报,內容敏感,上不得台面,若被官府较真,极易惹出祸事。
“子瑜兄多虑了。”陆临川看穿他的担忧,“此事我已稟明陛下,获得了支持。”
白景明心头剧震:“陛下也知道了?那……”
如果此事有陛下背书,怀远来找自己,那这“合作”的意味就非同一般了!
果然,陆临川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没错,我向陛下举荐了子瑜兄。”
“陛下听闻你经营有方、信誉卓著,很是高兴,令我们好好商议此事细节。”
白景明大喜。
作为商人,没有什么是比和皇帝搭上线更令人安心的了。
这可是直达天听的门路!
多少人为了皇商这个名头,费尽心机,撒下金山银海也未必能成。
老爷子若是知道了,怕不是要高兴得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