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连胜四场的对手,正努力平復著粗重的呼吸,见赵翰身材远不如之前那些挑战者高大魁梧,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轻视。
他低吼一声,勉强提起力气,挥拳便打。
赵翰早有准备,他根本不与对方硬拼力量。
利用对方动作因疲惫而变形的瞬间,他侧身闪避,看准对方因挥拳而暴露的腋下空门,一个矮身前冲,用肩膀狠狠撞向对方失衡的身体。
同时脚下巧妙地一勾。
“噗通!”
那对手本就脚下发软,猝不及防下,被这並不十分强力却极其精准的一撞一绊,直接摔倒在地,挣扎了几下竟没能立刻爬起来。
负责记录的锦衣卫看了一眼,在名册上记下:“胜者,赵翰。”
赵翰心中一阵狂喜。
果然如此,他的策略是对的!
避开强敌的锋芒,寻找疲惫的猎物,利用观察到的破绽,以最小的代价取胜!
接下来的时间,赵翰如法炮製。
他不急於求成,而是像一个耐心的猎人,在各个选拔区域间游走、观察。
专挑那些已经连续作战、体力消耗巨大的胜者,或者那些空有蛮力却技巧笨拙、破绽明显的新兵。
他利用自己相对灵活的身体和冷静的头脑,一次次抓住对手的失误或疲惫瞬间,或绊摔,或推挤,或用巧劲化解攻势后反击其薄弱处。
一天下来,虽有许多失败,但他积少成多,竟也取得了十场胜利。
当负责记录的锦衣卫將他的名字写入“小旗”名册时,赵翰紧绷了一整天的身体终於放鬆下来,疲惫如潮水般涌上,但心底却燃起了一簇前所未有的、名为希望的火焰。
他,终於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
军官选拔持续了整整三日。
校场上每日尘土飞扬,新兵们或主动出击,或被动应战,拳脚碰撞声与粗重喘息交织。
陆临川站在营房窗前远眺,眼底映著这片原始而蓬勃的较量场。
这般全凭拳脚打出来的基层军官,纵使成不了名將,亦是难得的可造之材。
对於那些可能出现的、利用规则取巧的投机者行径,他並不介怀。
能在规则缝隙里觅得胜机的聪明人,本就在他擢升之列。
自然,还有一条未曾明言的铁律:三日里一场未战者,视为无血性之懦夫,意图混日子的兵油子,不配留在军中。
已发的一月军餉不会追回,但这些人將被剔出战斗序列,充作营中役夫。
他铺开案头一卷文书,上面墨跡未乾,勾勒著更为长远的遴选计划。
三个月,从武力、文化、服从度、组织性、忠诚度、体魄等方面层层筛选,確保最终留下的五千六百人皆是真正合格的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