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徐煒却否决了这一提议,他耐心地解释道:“虽然我们是客家人,但南洋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广府人、潮汕人、福建人。若是只用客家话,让这些人如何是好?倒不如直接採用大家都相对熟悉的北方官话。”
眾人听后,觉得確实在理。
《汉服令》:鼓励百姓穿著汉服。为了让百姓更好地了解汉服,官府还特意举办了汉服展示活动,引领百姓易服。
《婚姻法》:鼓励汉、土联姻,联姻家庭三年內免税。
此令一出,是为了让汉人青年和土著姑娘小伙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尤其是兴汉军这一群光棍们。
《村镇法(部落法)》:民间私法不得取代法律,严禁採用私刑。官府將派出衙役和官员,深入各个村镇部落,张贴告示,讲解法令,確保人人知晓。
《宗教法》:百姓信仰自由,可自由信仰宗教,不得强行逼迫他人信教。
《道路法》《枪枝法》《財產法》《关税法》《农税法》等,数十条法令,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法令先颁布,再逐步推行,计划用三年时间普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於国土不大,不过几县之地,所以朝廷要求官员们深入古晋附近的部落、村落,挨家挨户地宣传讲解,一步步施加影响,力求彻底將这些地方掌控,使其完全为魏国所用。
土著暂且不提,那些汉人村落可是產粮大户,是古晋主要的赋税来源,对魏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
高层的热闹非凡,底层的士兵们却体会不深。
烈日高悬,酷热难耐,大傢伙都窝在军营的阴凉处,一边擦拭著汗水,一边兴致勃勃地討论著即將到手的好处。
“一个月二两白银,听说还得加月餉,那这个月就能拿四两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兴奋地挥舞著手臂,脸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可不是嘛!”胖乎乎的伍长嘿嘿笑著,脸上的肉都跟著抖动起来:“还有一百亩地呢,以后咱也是有地的人了!”
田春生抱著枪,静静地坐在一旁,听著大傢伙的討论。他的眼神中透著一丝忧虑,眉头微微皱起。
这时候,伍长注意到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渔夫子弟,胖脸上满是不解,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说春生,你怎么不说话?”
对於春生这样的纳土纳渔民,伍长平日里关注不多,但却知道这小子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每次打仗都冲在前面,十分听话。
“头,我屋卡娘还在岛上呢!”春生抬起头,眼巴巴地看著伍长,眼中满是焦急:“我想把她接过来,一起过日子,这100亩地我一个人可种不了!”
屋卡娘,大傢伙都知道是婆娘的意思,在客家话里,也叫堂客、烧锅的、屋下仔。
“你小子,就知道女人!”伍长笑著骂道,语气里却带著几分亲切:“等地分下来,司令就会帮你们把屋卡娘接回来了!”
“把心放在肚子里,安稳著呢!”
果然不出伍长所料,几日后,各营以连、班为单位,向著古晋城外进发,去领自己的土地。
他们这个班来到村落叫做赵家坡,属於汉人村落,炽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稻米初展绿腰,让人著迷。
旋即,大傢伙的目光又看上了田地里裸露肚皮的妇女们,各个神情激动,火气旺盛。
“这哪有我家小红好看?”春生不屑道。
村长带著几个青壮,早早地等在村口,脸上掛著和善的笑容。
见士兵们来了,村长连忙迎上前,亲切地指著一片土地说:
“村里丈量过了,足有一千亩出头,想来是够你们分的了!”
“吶,这可是个好地方,別看现在都长满了杂草和矮木,只要烧荒之后,隨便撒点种子,就能收个几十斤粮食!”
春生盯著那片土地,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中满是渴望,激动得眼眶都微微泛红,差点落下泪来。
在岛屿上生活的日子里,土地是最为稀罕的东西。只要拥有了土地,就不怕娶不到屋卡娘,也不用担心海浪狂风的侵袭,日子一下子就有了盼头。
而村里的人十分贴心,提前用石灰在地上划好了一块块的耕地,界限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班长看著眼前的景象,想了想,对著老人说道:“大爷,弟兄们人生地不熟的,往后还需要您多关照呀!”
“这样,这土地放在这閒置著怪可惜的,贵村还有多余的劳力吗?我们想重新开荒,再搭建一些屋子!”
老人犹豫了一会儿,目光在士兵们背上的火枪上扫过,心中略感忌惮,最终还是艰难地点点头:“这时候稻穀还没熟,村里的壮劳力倒是能抽出几天时间来帮忙!”
班长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那就多谢大爷了,我们肯定会出钱的,不会让大家白出力!”
老头立马就笑逐顏开:“成,为朝廷效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