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此次获得了一块面积近乎海南岛大小的地盘,虽说称不上蛇吞象,但规模也著实不小。
按照规划,这块地域先划分为两府,两府以平分拉让河三角洲为界。
三角洲以西,从林梦河至拉让河的广阔区域,命名为新农府;拉让河以东至穆卡河的地带,则称作新业府。
或许大家对魏国最东边的穆卡河印象不深,但值得一提的是,穆卡河入海口距离曾母暗沙仅有几百里之遥。
每一府下设两县,共计四县。如此一来,魏国的县级单位扩充至十四个。
这两府地域辽阔,隨著移民数量的不断增多,日后县级单位必然还会持续增加。
对汶莱一战的胜利,不仅让汶莱顏面扫地,更是让魏国声名远扬,在南洋地区的吸引力急剧增强。
林达泉乘坐著马车,携带著一家人朝著古晋进发。
马车顛簸前行,却丝毫无法抑制两个儿子的好奇心,他们趴在车窗边,不停地向外张望,时不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这有什么好看的?”林达泉隨口说道,目光投向了官道。
只见一队队俘虏正挥舞著锄头和耙子,忙著扩建官道,还有些人在搅拌水泥和石子,为新官道填充材料。
老官道上,行人与马车络绎不绝,偶尔还能瞧见一条条被压扁的长蛇。
“爹!”大儿子兴奋地说,“咱们都走了半天了,路上看到十六条蛇,都被压扁啦。”
“胡说,是十九条!”二儿子赶忙反驳,“你肯定数漏了!”
眼见兄弟俩爭吵得越来越激烈,林达泉出声制止:“谁要是再吵,我就让他抄写《三字经》!”
这一下,马车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妻子轻声问道:“这次去京城,干嘛还带著我们呀!河口县啥买不到,古晋的东西也挺齐全的。”
林达泉轻声解释:“是去古晋,却是我要升官了!”
“升官?”妻子惊讶地问,“去哪里任职?”
“河西知县!”林达泉振奋地说,“那是古晋府下辖的县,人口眾多,到处都是熟地,还处於腹心地带。你我算是能换个好地方享享福了。”
听到丈夫升任知县,妻子高兴了一会儿,忽然又问:“那咱们还回不回老家呀?”
“暂时不回了!”林达泉犹豫了一下,“我不能辜负魏王对我的信任!”毕竟这个时候回老家,只能当个穷困潦倒的秀才,哪有现在当知县风光呢?
“到驛站了,吃点东西吧!”临近中午,一家人把马车停在了驛站。
“这还要收钱?”看著小二递过来的帐单,妻子满脸疑惑。
最近看了不少公文,林达泉自然清楚朝廷设置驛站的情况:
每隔50里设立一个驛站,负责招待行人和官员。
与大清的驛站不同,魏国的驛站不论对官员还是百姓,都是要收费的。
“魏国和大陆的情况不一样!”林达泉解释道,“咱们官员吃饭住宿能打7折,普通百姓则是按原价收费。朝廷也不宽裕,能有个歇脚吃饭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古晋府虽然开发程度较高,但仍有一半的土地被热带森林覆盖,人口稀少,中途能有个落脚之处,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他们一家四口,点了六碗米饭,两菜一汤,其中还有一个炒鸡蛋,只了十二个铜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