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季的雨水中,仍带著丝丝燥热。他全然不在意,撑著雨伞开始视察。
古晋附近,有多达万亩的耕地归他这个魏王所有,如今都种上了甘蔗,已经长得与人一般高了。甘蔗,可是製的好原料。
“甘蔗一亩地保守估计能產两千斤,万亩就是两千万斤!”徐煒默默盘算著:
“榨率大概在百分之十左右,那就能產出两百万斤,也就是一万六千担左右。
大陆一担能卖三至五两银子,少说也有五万两,也就是十万银龙。这收益,可是种粮食的十倍以上啊!”
除了甘蔗,徐煒还另外开闢了两千亩菸草地,以及千亩茶园(经考察適宜种植)。
只不过,茶园大多分布在丘陵地区,而且需要精心培育,短期內不会有產量。棕櫚树就不用说了,民间广泛种植,之后朝廷再收购棕櫚果。
去年的一场收购行动,让棕櫚树大规模普及,土著和华人都爭著种植,可谓遍地皆是。
昔日作为出口拳头產品的胡椒,反倒成了配角。
还有菠萝的种植,因为菠萝酒的缘故,也推广开来。
“仅仅今年夏天,农税相较於去年就增长了一倍!”曾柏不知何时走了过来,他落后徐煒半步,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菠萝、棕櫚、甘蔗等经济作物,赋税是粮食的三倍,即便如此,百姓们还是乐意种植。朝廷税收增加了,百姓们手里也有了余钱。”
“龙元的普及情况如何了?”徐煒隨口问道。
“古晋府和石隆府已经广泛接受龙元,英镑的使用量已大幅减少。”曾柏轻声答道,“其他各府也在陆续推进,到年底,龙元应该能与英镑並驾齐驱了。”
“那今年的税收,预期能达到多少?”
面对这个问题,曾柏略作犹豫,还是直接说道:“大概在八万英镑左右。前提是无灾无难。”
河东府和林梦府都遭受了严重破坏,税收还能有这么高,由此可见经济作物的盈利性。
徐煒可以自信地说,如今的魏国比起布鲁克时期,已经更具国家的模样,而非仅仅是一个公司。
“可是,每月来的移民越来越多,贷款金额不少於五千英镑。”曾柏嘆息道,“从年终总结来看,財政收入还是处於亏空状態。”
“不急!”徐煒语气平淡,“短期內,我没打算从移民这块盈利。魏国要做好未来几年亏空的准备,这是必须要承受的代价。”
“可是,土著不是已经被打压了吗?”曾柏疑惑道,“移民细水长流才是最好的,现在大规模地迁移,实在太惊人了。”
移民的规模正日益剧增,从最初每月两千人,已经增长到五千人,甚至六千人。如果船队持续扩充,每月一万人也是有可能的。
“时间不等人呀!”徐煒再次强调道:“移民的规模只会更多,而不会减少!”
曾柏点点头,然后袒露心声道:“大王,侧妃怀孕,对社稷来说,福祸难知!”
“我知道!”徐煒隨口道:“她是英国人,很可能被利用嘛!”
“放心,我不会把她扶正的!”
“未来的王妃,我已经有了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