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由了,孩子们!”威廉满脸喜悦地与孩子们分享这个好消息,“走,老师请你们吃!”
他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块钱的高梁。这种软弹的高梁,一个铜元才能买一颗。数十个孩童围在一起,分享著这份喜悦,快活地大叫起来。
“我教你们的最后一个单词『vrijheid”,自由!”威廉神色郑重地说道:
“devrijheidisbelangrijkvooriedereen.”(自由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告別了孩子们,威廉感到浑身轻鬆。
他开始怀念起巴达维亚那些丰腴的贵妇、娇媚的贵族小姐,以及各种香醇的美酒。
而在不远处,徐煒在古晋知府白耀祖的陪同下,正朝著学校走来,恰好目睹了这一幕。
“贵校竟然还有白人老师?”徐煒微笑著问道。
“陛下,那应该是荷兰俘虏!”白耀祖赶忙回应道:
“那些被俘的贵族们,各有所长,剑术、骑马、荷兰语、天文、地理,甚至欧洲史、贵族勋章史等知识都很精通。
恰巧乡学建立起来后,师资短缺,我们想著不能浪费这些人才,就合理利用起来了。当然,也不会让他们白教,每个月会给一块钱的补贴。”
徐煒微微点头,迈步朝著逐渐空荡的学校走去。
乡学,是魏国自去年开始推行的一项教育制度。其目標是爭取在每个乡都建立一所乡学,按照朝廷统一编撰的教科书进行启蒙教育。
乡学学制为六年,六年期满后进行考试,录取比例为十取一,通过考试的学生將被录入县学,
相当於中学,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讲学。
与大清以四书五经为主的教育內容不同,魏国即便在乡学阶段,也十分注重传授大量的科学知识。
白耀祖在前面引路,一边走一边向徐煒介绍这所土墙与木屋搭建的乡学:“这土墙和高脚屋都是乡民们主动过来帮忙修建的,桌椅板凳也是大家齐心协力製作的。
我们每个乡学设置六个年级,配备约莫七八个老师,大概能接纳三四百个学童。
目前开设的学科不算多,仅有国文、数学、歷史、地理、天文、化学、外文七科。
不过,化学和外文课的老师比较稀缺,时常处於缺课状態—.
徐煒走进各个教室巡查了一遍,微微点头表示认可。黑板、粉笔、课桌等教学设施倒是一应俱全。
只是教室空间有限,学生眾多,显得十分闷热,尤其是在烈日当空的时候,这样的环境確实不適合上课,所以安排午休放课是很明智的选择。
学校的授课时间为早上六点半至十点,下午三点至五点半,每天授课六个小时。
“教师的薪资待遇如何?”徐煒一边走著,一边关切地问道。
“我们制定了一套资歷表来確定教师薪资。前三年,每位老师每年薪资为二十块钱,外加10石米;接下来的七年,薪资提高到三十块钱,二十石米;再往后十年,则是四十块钱,三十石米。”
白耀祖轻声解释道:
“即便如此,一个县有上百个老师,如此庞大的开支,一时间地方难以承担,还得依靠朝廷的支持。”
“至於县学,反而轻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