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整个院子里已满是准备参加科考的读书人。
店家为了招待好这些考生,特意在院中准备了馒头、包子,考虑到有些人吃不惯,甚至还备上了稀饭和饭糰。
邱少安就著咸菜喝了两碗粥,又吃了两个包子,还往怀里揣了两个包子。
像他这样连吃带拿的情况,在院子里十分常见,店家不仅不气恼,反而笑容满面。
“掌柜的,他们这样连吃带拿,咱们的伙食费都要超支了”伙计看著心疼,忍不住嘟道。
“你懂什么!”掌柜抬手拍了下伙计的脑袋,“这里面要是能出个文曲星,那咱们可就积了大善缘。
咱也不指望能跟著飞黄腾达,日后人家要是能稍微照拂咱们一二,那就受用不尽了。”
说著,掌柜快步走到门口,亲自为考生们引路:“各位相公,这边请———“
邱少安在掌柜热情的相送下出了门,刚到街头,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只见每隔两丈远,就有一名士兵手提灯笼,將路口照得亮堂堂的。
沿著这一路的光亮,眾书生来到了城內的责院。
贡院占地百余亩,地面由砖石铺就,四面通风良好。按照千字文的顺序,这里设有百余个考场。
每个考场可容纳百人,配备三名监考官和四名巡逻官。
为了防止考生中暑,屋內还特意放置了数个冰盆用以降热消暑,与明清时期考生们考试时所待的狭小蜗居笼子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黄字房,第二十八號!”
邱少安顺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发现纸墨笔砚都已准备齐全,心中不禁一喜。
待到辰时三刻,监考官们依次步入考场:“肃静!时间已到,尚未到场的考生禁止入內。”
紧接著,一队四人的土兵进入考场,將押送的未箱放置妥当。
三名监考官依次拿出自己的钥匙,打开木箱,取出用黄油纸包裹著的考题,
为首的监考官高声朗读道:“策论第一题:魏国未来如何?
一“今魏国南征北战,东破汶莱,西退荷兰,国势蒸蒸日上,雄踞婆罗洲。然而,昌盛之际仍暗藏隱患,魏国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请诸君畅所欲言!”
监考官微笑著补充道:“文章內容不得超过千字,此外,考卷会有专用纸张,桌面上的白纸仅作草稿之用。”
“姓名、籍贯、考號,务必按顺序填写在试卷右上角——“
邱少安一边认真听著,一边接过考官分发的试卷。
紧接著,监考官宣读策论第二题:“第二题:明末因財政匱乏而增加赋税,满清为解决財政问题而卖官爵,诸位不妨试论该如何增加国家財富?”
“第三题,魏国疆域广,囊括千里疆土,既有汉人,又有土人,各地风俗迥异,语言不通,
试言该如何治理百姓!”
三道考题的字数均限制在千字以內。
监考官朗读完毕后,又在黑板上写下三道考题,並给出了考试时间:五个时辰。
也就是说,考生们要从天亮一直考到天黑。
邱少安凝神望著这三道考题,一时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全村人凑齐路费送他来到新京参加科考,他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必须万分谨慎对待。
或许別人还有多次考试的机会,而他,只有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