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祝贺之声不绝於耳,所有人的態度都格外亲善,语气也极为温柔,只是眼神中或多或少夹杂著羡慕与嫉妒。
似乎看出邱少安手头拮据,旅店老板乾脆拿出一筐铜元,直接撒了出去。领头报喜的人更是得了几块银龙,满脸兴高采烈的神情。
邱少安强忍著內心的激动,向报喜人问道:“请问今科一共录取了多少人?”
“整整两百人!”报喜人笑容满面地回答,“诸位相公真是有福了,今年朝廷大破荷兰,又拿下兰芳,各处官吏缺口极大,所以魏王才大规模选拔人才!”
“那要是考不上呢?”这时,有个书生犹豫著问道,“会不会有补录的机会?毕竟地方扩大了,確实缺官啊!”
其他人也都满怀期待地等著报喜人的回答。
报喜人笑而不语。
掌柜的见状,只能又掏出两块银龙,悄悄塞到报喜人手中。
“半个月后,还有省考!”报喜人这才开口说道,“这次的考试叫国考,考中者出来直接就能做七品知县;而省考则只能担任八品镇长,或者九品吏员。”
见眾人面露失望之色,报喜人又笑著安抚道:“诸位老爷可別嫌弃。咱们魏国俸禄优厚,九品官每年的俸禄就有一百块银龙,而且三年一升迁,以后也有机会当个坐堂官,甚至成为知县呢!”
“魏王说了,以后官吏合流,省考出身的只是起步稍落后一些—“
听到这话,许多人才重新振作起精神来。
在魏国,一考便基本定终身,如今並没有殿试这一环节,考中的考生只需在王宫中面见魏王,
接受他的训示,隨后便会获赐官服、印信,以及两百块银龙作为赏赐。
魏王年轻俊朗的脸上满是笑容:“朕知道你们不远千山万水而来著实不易,这笔钱就先当作安家费,你们回乡把家人接过来。”
“给你们三个月时间,应该足够了。”
离开王宫后,邱少安第一时间前往九衙街报导。
九衙街,最初是魏国建立时九个衙门的所在地,距离王宫不到百步之遥,堪称黄金地段。
即便后来陆续增添了警察部,前不久又新设了组织部,衙门数量扩充至十一个,但人们依旧习惯称其为九衙街。
“组织部?”邱少安迈步走进组织部,发现里面到处都是像他这样的新科进士。
他按照要求,在表格上详细填写了自己的年龄、家庭情况、籍贯,以及科考成绩等资料,足足写满了三张纸。
吏员用牛油纸將表格封好:“这就是你的档案了,目前寄存在组织部,等你被下放到地方任职时,会复印一份送到当地。”
“你要回乡吗?”
“是的!”
“拿著这块令牌,去隔壁的国防部领取两名兵卒,他们会一路保护你回乡。”
吏员羡慕:“三个月时间,必须按时回来,回来之后,还得回部里报导,以做官职安排!”
如此体贴周到的安排,让邱少安心中愈发欣喜:魏王如此重视士人,看来我这一趟真是来对就在这时,他警见了孙秀贤。
后者一脸苦恼地说道:“我考了一百零八名,只是三甲同进士出身。唉,还是你前途光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