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东方大哥
有了一个愉快的开端,接下来的谈话便进行得颇为顺利。
日本方面正式承认魏国的大国地位,这意味著魏国同样被准许参与日本的对外贸易活动,並且双方互设大使馆。
刘远山见状,顺势提出承诺:“只要贵国支付一百万两黄金,我国便愿意协助贵国训练五千新军,提供全套的教官团队,以及火枪、火炮等装备。不出一年半载,便可助力贵国剿灭叛军。”
这里所说的一百万两黄金,指的是日本的金幣小判,一两小判含3.75克黄金,大约价值0.5英镑。
换言之,这相当於五十万英榜。
若让日本支付英镑,著实有些为难他们,然而日本的黄金价格却相对低廉,其国內金银兑换比例仅为1:3,而在国际社会,这一比例高达1:15。
如此悬殊的差距,致使大量欧洲人携带白银前来日本,换取黄金后运走。
这直接导致白银大量流入日本,黄金却不断外流,进而引发通货膨胀,米价升,许多武士与富农因此破產,反倒助推了倒幕派的发展。
无奈之下,幕府不得不降低小判的含金量,並限制黄金兑换,但收效甚微,
安藤信正听闻,不禁拍手叫好,然而其他几位老中却面露迟疑之色。
老中阿部正宏率先开口问道:“不知这新军可否招募武士?”
“武士?”刘远山微微一愣,“贵国的武士如今不就如同大清的八旗子弟一般,已然失去了往日的战斗力吗?依我之见,还是招收农兵更为妥当,农夫生性听话老实。”
阿部正宏长嘆一声:“若不是武士,又怎能成军呢?”
刘远山一时语塞。他深知幕府的这种陈规陋习,就如同春秋时期只有“国人”才有参战权力一样,在日本,传统观念认为只有武土才有资格参与战爭。
安藤信正则当即反驳道:“如今幕府的局势危如累卵,內外交困,在此危急时刻,还一味固守陈规,难道要眼睁睁看著三百年的基业毁於一旦吗?”
阿部正宏顿时哑口无言,不再言语。
十几岁的幕府將军德川家茂端坐在一旁,眼珠子滴溜溜地转动,並未贸然插话。
自从大老井伊直弼在三月份遇刺后,日本国內外形势愈发严峻。
幕府虽然对外选择和谈,但对內却採取强硬態度,强力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大力加强幕府直属军事力量,诸如採购西方武器、设立海军训练所等举措,试图以此挽救幕府的统治危机。
而倒幕派则秉持尊王攘夷的理念,要求闭关锁国,坚决拒绝洋人进入日本。
安藤信正作为並伊直弼的若年寄,自然继承了其富国强兵、壮大幕府的政策。实际上,军改事宜早已商討许久,刘远山的到来,不过是加速这一进程的催化剂罢了。
思索片刻后,安藤信正笑著说道:“一百万两黄金太贵了,十万两如何?”
刘远山哭笑不得:“您出的这点钱,也就只够支付操练费用,火枪火炮还得贵国自己购置,到时候所需费用可就不止这些了”
於是,在几位老中和將军的注视下,这位大老不顾身份地与刘远山討价还价,最终双方以五十万两黄金,也就是二十五万英榜的价格达成协议。
实际上,即使没有魏国在这里,过两年幕府也会请来荷兰教官进行现代军队的编练。
而之所以是荷兰人,自然是早在几百年前荷兰就有了往来,送来火枪,荷兰更是幕府闭关锁国时期,除朝鲜大清以外的第三个国家。
黑船事件之前,荷兰人甚至已经向日本提醒美国人的扩张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