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本息相加,即便利息再低,也有十几万块银龙。
隨著移民数量增多,利息收益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徐煒如此想著,越发觉得推行贷款政策实在是好处多多,远比单纯靠开荒种地收益来得丰厚。
移民们不仅为魏国增添了人口,还为他这个魏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润。
“果然,人比牛马有用多了!”他暗自感嘆一句,隨后便闭目养神,不知不觉竟睡著了。
见魏王打起了呼嚕,徐三立刻低声吩咐车夫放慢车速。
不知过了多久,徐煒悠悠转醒:“到哪儿了?”
“殿下,已经到王庄了!”徐三轻声回答。
徐煒擦了把脸,下了马车,迎面便扑来一阵甘甜的气息。没错,眼前正是一片甘蔗园,
空气中瀰漫著浓郁的甜味,仿佛闻上一闻血都会升高。
许多人穿著短衣,手持镰刀,在甘蔗地里挥汗如雨地忙碌著,一根根甘蔗被砍下后迅速綑扎起来,运往屋进行榨。
用於榨的甘蔗是硬皮品种,与日后供人食用的水果甘蔗不同,口感偏硬,很难嚼动。
徐煒自然没打算尝试,他看著眼前劳作的人群,开口问道:“这些人都是俘虏吗?”
“是的!”徐三回答道,“都是这两年征討得来的俘虏。托殿下的洪福,每个月都会释放一名俘虏,所以他们干活的积极性都很高!”
“庄子里一共有多少人?”徐煒紧接著又问,隨后补充道,“我问的是所有庄子的人数。”
这一下可把徐三问住了,他思索片刻后说道:“大概一万来人吧!很多人被朝廷徵调走了,不是去了矿前、工地,就是参与修路修河的工程。就说古晋的河堤,每个月都在修,淤泥也每日都在清理。”
说著,徐三忍不住说起了相关情况:“古晋县衙每个月靠卖出清理出来的河泥,就能赚几千块银龙呢对此,徐煒不置可否。在他看来,有贪官实属正常现象。
如今的大清几乎无官不贪,一个县候补知县的人数竟能多达几百上千人,所谓“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银”,那些官员的日子过得比他这个魏王还要舒坦。
也难怪移民们赚了钱就想著回家,一刻都不愿多停留。
回家买个官,吃香喝辣,可比在南洋吃苦强多了。这种现象在日本、朝鲜以及越南同样存在。
就连大英帝国,想要成为议员,也得加入俱乐部,在那些有钱贵夫人的裙摆下献媚,才能获得资助从而当官。
当然,魏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人,选拔一个合適的官员並非易事。
更重要的是,相关人员已经打过报告,徐煒也就默认了。
毕竟地方財政困难,开源节流也是无奈之举,朝廷给不了太多资助,也就只能在政策上予以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