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到哪里去呢?”刘亮官好奇地追问。
“要么是武安府(三发),要么就是兰芳,我这次就是去北兰府。”男爵回答道。
刘亮官不禁一愣,封邑竟然还能迁移,他著实从未想过这种操作。
“所幸朝廷允许我带走十个打手,不然这迁移封地可就难办了!”男爵拱手说道,“我就不打扰你就封了!”
刘亮官目送男爵离去,心中陷入了沉思。表面上看,是因为贵族过多,封邑不够,所以才进行迁移。
但实际上,这背后怕是朝廷在坐收渔利。贵族们好不容易將那些生番教化成熟番,朝廷却来收割果实,仅仅补偿几千块钱,就要求贵族迁移封地。
从经营了几年的熟地搬到陌生的生地,又得重新教化治理,谁会心甘情愿呢?
“封邑能迁,这一招可真是妙计呀!”刘亮官忍不住暗自感慨。
不久后,刘亮官来到成安县衙报导。知县態度十分亲善,热情地说道:
“您终於来了,村落已经安排好了!”
“吾县地处內陆,贵族封邑眾多,而长乐伯您的封邑规模,在本县可谓是一等一的存在!”
“请跟我来!”知县说著,带著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向著城外走去。
“这三个村落,约有四百八十三户人家,耕地大概有五六千亩。不过,具体的人口和土地数量,还得由您亲自去详细调查。”
知县指著三个相邻,却又相隔数十里的部落说道:“按照魏王的恩典,这三个村落实行三年免税政策,三年之后则需照常纳税。村內的民法由伯府掌控,但刑法必须由县衙处置。”
交税以及拥有有限司法权,这些刘亮官早有预料,所以並未提出异议。毕竟这只是封邑,並非传统意义上的封地。
待一切確认完毕,知县指著村头的石牌说道:“自此,这里便称为长乐里,您可以全权处理这里的事务了!”
送走知县后,刘亮官来到最大的一处部落。只见这里长屋成排,酋长和一些青壮村民匍匐在地,恭敬地迎接新主人的到来。
刘亮官在部落里閒逛了一圈,心中失望至极,
这里既没有水井,也没有石磨,甚至连铁器都极为稀缺,村民们缺盐少布,个个骨瘦如柴。
鑑於此,刘亮官决定利用自带的百户人家,在三村之间的空地上建立一座木寨,作为行政中心。面对三村的酋长,他开始有条不素地发號施令。
“首先,必须得打井,没有乾净的水源,很容易生病”
“可,我们不会打井啊!”酋长面露难色。
“我会派人教你们的!”刘亮官坚定地说道。
“我们也不会打造石磨”
酋长继续诉苦。
“我这儿有石匠,会帮你们打造出来的———
面对这千头万绪的事务,刘亮官感到心力交。技术、人才极度匱乏,村民们甚至连开荒种地都不熟练。
但当他看到乾净的井水从地下喷涌而出时,一股强烈的成就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