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两王矛盾
浙北,寧波城。
隨著清兵防线的全面溃败,太平军如潮水般鱼贯而入,迅速占领了这座繁华的港口城市。
徐朗满心兴奋,在战场上廝杀得格外勇猛,他一马当先,带领部下奋勇突进,成为第一批冲入城內的先锋。
此刻的他,浑身散发著血腥之气,满怀期待地迎接著侍王李世贤入城。
然而,这位一向英勇的王爷脸上却难见喜色。
“千岁,寧波乃是浙江第二大城,今日大军顺利进驻,您为何如此忧心?”徐朗忍不住问道。
“你魔下的精兵训练有素,装备也颇为齐全,此次立下大功,本王自会向忠王如实稟报!”李世贤神色略显疲惫,並无太多兴致。
他径直来到府衙,屏退左右侍从后,才长嘆一声道:“忠王全力东征,为天国拓展疆土何止千里。然而,天京城內却有人进献谗言,恶意污衊忠王!”
“究竟是谁如此大胆?”徐朗多年追隨李秀成,此刻又在李世贤面前,顿时义愤填膺,“我即刻率领儿郎们回师天京,宰了那群奸侯之徒!”
“是英王的部下!”李世贤语气平淡却难掩忧虑:
“湘军重兵围攻安庆,英王全力救援,试图以围魏救赵之计,拿下武昌,迫使湘军回师,可惜最终功败垂成。
如今便有人在朝中胡言乱语,说是我们將精锐调往东征,致使安庆失守,將罪责全都推到忠王身上“简直岂有此理!”徐朗怒不可遏,“东征乃是天国既定国策,若没有我们东征,江苏和浙江的钱粮如何能输送至天京?天王又怎能安心享用?”
“好了,切莫再言!”李世贤赶忙制止他,“这些话私下说说便罢,切不可外传,以免遭人误解,引发不必要的纷爭!”
“是!”徐朗应道。
忠王李秀成与英王陈玉成,皆是天王洪秀全一手提拔的后起之秀,二人共同辅政,难免会產生矛盾。
就拿此次东征来说,陈玉成极力反对,他主张北上淮北,构建江淮防线,从根本上保障天京的安全。
而李秀成则认为应切断满清的供给,为天京输血,优先確保钱粮充足。
更何况,东征取得胜利后,陈玉成也察觉到其中的利益,意图率部参与瓜分地盘,却遭到李秀成的阻拦。
至於二王之间的矛盾公开化,源於去年韦俊事件。
当时,韦俊在池州受到陈玉成与杨辅清的排挤,无奈之下决定南下苏州,投靠李秀成,
然而,在其行军途中,却被陈玉成出兵拦截。最终,韦俊走投无路,只得投降湘军,彻底倒向清廷。
显然,陈玉成此举是担心韦俊的数万兵马壮大李秀成的实力,从而打破权力平衡,甚至可能导致二王辅政变为一王独揽大权。
此事一出,二王之间的嫌隙愈发明显,连表面的和睦都难以维持,矛盾彻底公开化。
“如今天王下令,要咱们出兵西进,支援安庆!”李世贤隨口说道,“这是君命,我们不得不从。”
“那千岁您的意思是?”徐朗问道。
“你是什么心思?”
徐朗略作思索后,缓缓说道:“千岁,我魔下將士连续攻城拔寨已达半年之久,如今疲惫不堪,恐怕不宜西进救援。”
“嗯,本王知晓了!”李世贤微微点头,未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