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过渡
若要满足吕行他们这些庞然大物的胃口,仅仅依靠德特尔们搬运食物,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在德特尔最初储备的那些食材消耗殆尽之后,接下来搬运的任务便落在了它们所驯服的行翼龙身上。
对於吕行而言,八九年的时光或许仅仅只是几次深沉的酣眠,但对於某些动物来说,这已然足够它们更新换代十几次。
当那些行翼龙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吕行面前时,他却全然无法在它们身上找寻到曾经的模样。
原本平均翼展仅六七米的小型环境生物,此刻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了翼展十五六米的庞然大物。
它们腿上的那层翼膜歷经演变,彻底化作了另一双翅膀,尾巴两侧更是如风帆般展开,赋予了它们强大的空中滑翔能力与机动性。
尤其是其中那只头领,双翅展开长度逼近20米。或许是由於进食了过多的树果,其体表布满了橙黄色的纹。
在它的翅膀末端还额外生出一些结晶状的片状结构,这些结构不仅能够像鸟类的飞羽那样调节气流,同时还起著太阳能板的作用,让这只翼龙可以吸收阳光中的能量。
虽说因其面积较小,吸收效率或许不高,但却也能够减少它对食物的需求,进而增加长途飞行的续航能力。
同样作为一整个族群,相较於德特尔们,行翼龙的变化无疑更为显著。
这大概便是短生种的优势所在!强大的繁殖力带来的是更为庞大的种群数量,而更大的基数则为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虽说个体存在著一定的极限,但正如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比人和狗的差距还大一样,动物之间亦是如此。
再加上古代树上竞爭激烈,这就致使族群中一旦出现进化的个体,它便能获取更大的繁殖权,
所產下的后代通常情况下,也或多或少能够继承父辈的优点,经过再次竞爭,简直就如同天然选育一般。
然而,若论及繁殖速度,首屈一指的当属昆虫,一次產下几百上千枚卵,这是其他动物远远无法企及的。
那么如今的雷光虫,又变成了何种模样呢?
吕行將一根烤至金黄的兽腿送入口中,在咬得嘎吱作响的同时,目光朝著树冠下方望去。
一些仿若蝉一般的昆虫很快便引起了他的注意,它们的身体看上去不过成人巴掌大小,背上却均匀分布著三对接近20厘米长的晶状翅膀。
从它们那泛看金属光泽的甲壳来看,无疑具备极高的硬度,背上的翅膀似乎是一种奇特的碳结构,轻薄且坚韧。
只见一只体长超过半米的巨蚊,一头从雨幕外冲了进来,扇动著翅膀朝著古代树落下。
就在这时,其中一只雷光虫身上突然闪烁起耀眼的电光,瞬间便消失在了原地。
紧接著就看到空气中拉出了一条闪亮的电弧,从那只巨蚊身上一划而过,那只巨蚊下落的身体仿佛遭受旋转刀刃的迎面撞击,顿时化作零散的碎块掉落了下去。
看来雷光虫身上的那些翅膀,可不单单是用於飞行,其锋利的边缘,再加上极高的坚韧度,通过高频率的振翅动並附著电流,恐怕就连金属都能轻易斩开。
不过它们的数量却並不像吕行想像中那般眾多,儘管在古代树20层以下几乎都有分布,但並未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依然有大量其他生物存在。
以昆虫强大的繁殖能力,再加上適宜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这种情况显然不太合理。
唯一的解释便是,在身体进化实力增强的同时,它们的身体成长也需要更长的时间,繁殖周期相应拉长。
那些行翼龙恐怕亦是如此,长此以往,说不定会出现种群分化。
一部分追求精英化,而另一部分则不愿捨弃强大的繁殖能力,亦或是两者选择折中,如此时间一长,必然会进化成截然不同的种族。
顺带一提,別看德特尔长得像猫,但就如同艾露猫一样,它们是货真价实的长生种。
在五期团到来时,大团长的艾露猫搭档依旧显得年轻,这便证明了它们至少拥有不亚於人类的寿命。
热热闹闹的宴会持续了许久,一直从暴雨停歇,夜幕降临,直至太阳再次升起。
直到就连几只飞龙都已经再也吃不下了,大部分德特尔也因饮用了过多的果酒,醉地躺在地上,这场宴会才总算落下惟幕。
隨著热闹逐渐散去,树顶上的生物纷纷返回各自的巢穴,只留下平台上尚未烧完的木炭,以及一片狼藉的瓶瓶罐罐。
过不了多久,醒酒之后的德特尔们自会上来打扫乾净,而刚刚结束一次漫长睡眠的吕行,此时毫无睡意,便顺著粗大的古代树慢悠悠地飘了下去。
一段时间未曾露面,也不知周围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既然心中已然泛起好奇,那就去一探究竟吧。
从树顶往下,一至三层的平台並无生物居住,这里被划定为吕行的领地。
飞龙和德特尔们绝不允许任何生物隨意闯入,就连昆虫也因为有雷光虫的巡视,未曾有一只落下。
第四层居住著几只火龙和电龙,每一只都分別占据著一处向外延伸的树枝平台。
当来到第5层时,这里的树冠已然相当开阔,足以容纳大量德特尔生存活动,它们在这里建造了不少小屋。
只不过,这些猫猫们並非飞行生物,所以並不太喜欢过於高空的环境,再加上稀薄的空气和凛冽的寒风,那就更不適宜绝大部分生物居住了。
建在此处的房子,只是为了能够隨时为吕行服务而建造的临时住所,一般情况下只会有一队德特尔留守。
与之同理的还有朱佩娘,它同样不喜欢高空环境,住在了树干中部一处天然树洞里,守在了中层通往上层的必经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