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 第192章 朱元璋父子矛盾的根源,原来又是我搞出来的祸

第192章 朱元璋父子矛盾的根源,原来又是我搞出来的祸

第192章 朱元璋父子矛盾的根源,原来又是我搞出来的祸

此中因由,胡翊不得而知。

但他隱约觉得,应当与自己的出现,以及改变歷史脉络有些关联。

觉得时候差不多了,他便来到朱標身边,拍了拍他。

“时候差不多了,也不能叫岳母过於担心,我就派人过去,就说你已被我治醒了。”

朱標平静了许多,这时便微微頜首表示同意。

临走时,他又安慰道:

“有些事想不通就慢慢想,或是站在岳丈的角度,想想他如今遇到的事,有些你不理解的东西可能就想通了。”

说罢,胡翊走出去,轻轻带上门。

太子甦醒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奉先殿。

马秀英和李贞极为激动,连忙又点上香烛,拜谢祖宗保佑。

朱元璋虽然面上没有反应,但他心里若真无波澜,也就不会连夜跑来祭祖求福了。

“娘,既然標弟已醒,咱们去东宫看看他吧。”

朱静端又尝试起调和矛盾,微笑著望向朱元璋,央求道:

“爹,您和姑父也一起去嘛,好不好?”

朱元璋一想起今日发生的事,只觉得心头更加烦躁,本该当面恼火的拒绝,可面前毕竟站著女儿。

他只得摆著手,找了个藉口说道:

“祖宗们既帮他祛除邪气,他已然平安,你们去看看得了,咱身为皇帝,岂能不孝祖宗?”

朱静端也知道,这个爹现在正在气头上,他自然是拉不下这个脸来。

朱静端也是见好就收,抱著马秀英的胳膊,轻轻道:

“娘,那咱们先去看看標弟吧。”

马秀英纵然脾气再好,看到这头驴,现在也没有好脸色给他。

皇帝留在此处,李贞自然也就留下了。

这下子,就剩下朱静端带著朱静嫻、朱静安,她们几个女眷去往东宫探视。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太子寢宫。

看到娘来了,朱標起身来拜见。

“快躺下,快躺下。”

儿子大病未愈,就起身来拜,这可把她这个当娘的嚇一跳。

马秀英连忙將他拉住,叫他回到床铺上去坐著回话。

看到娘亲和大姐如此关切自己,朱標只觉得心中惭愧,为自己今日的欺骗而自责。

尤其是看到娘亲如此担心自己,到了深夜还在操持,神情又如此疲惫,他心里更不是滋味。

他是仁孝,这个“孝”字很能体现他的性格。

看到今日把娘亲嚇得魂飞魄散,朱標终於是开口道出了实言:

“娘,其实孩儿没有问题,昏倒都是装出来的。”

“什么?装的?”

马皇后听到这话,先是一愣,有些生气。

但她脑筋稍微一转,便已经想到了儿子的用意,当娘的又哪里会真的跟自己的孩子置气呢?

她也只是心疼,又有些无可奈何的道:

“你这孩子,也是难为你了。”

“倒也好,省的做娘的担心,这事儿你这么办是对的,你姐夫也会做事。”

说到此处时,马皇后心中就觉得十分欣慰:

“看你们两弟兄如此和睦,那就好,娘也知道在你爹面前时,你常有压抑之处。

你姐夫是个明白人,没事了多跟他谈谈,对你有好处。”

“孩儿知道。”

“嗯,朱重八这个老东西!说来真是可气。

此刻虽然是当著儿子、女儿们的面,马秀英也没有忍住,当著小辈们就直接吐槽上了,开口便道:

“纵然父子间政见不合,又岂能拔棍相向?真是越活越倒回去了!”

她为著此事生气,而后带著儿子、女儿们回宫去了。

“翊儿,不要送了,你多与標儿说说话,好好开解开解他。”

岂料。

马皇后带著儿女们前脚刚走,朱元璋的口諭,后脚便过来了。

“駙马爷,陛下请您到奉先殿去一趟。”

胡翊心中琢磨著,要前去见自己这位煞神般的老丈人,今晚还得多留神。

当他到达奉先殿时,李贞已经熬不住,朱元璋叫他回去休息了。

一排排的蜡烛,燃起百道光亮,给那上百个祖先灵牌染上了暖光。

胡翊进得殿来,先拈香点燃,插在香炉里。

然后恭恭敬敬地过来磕头,把礼仪做的端正而到位。

朱元璋把女婿的动作都看在眼里,觉得挺欣慰。

等他起身,立即便跳过见礼环节,指了指旁边的一个蒲团,道:

“坐。”

他开口先问道:

“標儿近来都读了些什么书?”

胡翊对於这些事了如指掌,毕竟朱標每日所学的课程,都是他最终敲定的。

他手下还有费震、吴琳、李希彦、王禕他们在管著,林林总总的,都逃不出掌控。

胡翊便流利答对道:

“太子近来学的最多的,乃是《御下五篇》、《资治通鑑》,犹以唐宋史书多些,兼学仁恕之道。”

想到今日父子二人刚刚爆发衝突,马皇后也说的清楚,这父子二人是政见不合导致的。

太子刚一醒来,今夜朱元璋立即便將自己召来,又问起太子的读书课程,莫非是觉得课程排的不满意?

胡翊心道一声,若如此,就是自己这个东宫大管家失职了。

他便立即追问道:

“岳丈,这些课程是否需要更换?”

朱元璋连想都未想,微抬起放在膝盖上的右手,轻轻一摆。

“不必了。”

仁恕之道,这是仁君治国之术大明既已开国立业,后面治理百姓,当需要如此。

《御下五篇》是讲驭人之术的,身为未来的大明皇帝,又岂能不学?

至於唐宋史,那都是该看的书,尤其是宋史。

朱元璋尤其最恨的就是大宋,甚至比他痛恨元人还要恨。

箇中原因便在於对当初宋庭的许多举措深恶痛绝。

在他看来,之所以会有元朝这个异族来祸乱中原大地,搞的百余年间民不聊生。

这个祸根便出在宋朝身上,偌大的一个朝廷无能到此等地步,两个皇帝一起被擒,简直是猪狗操作!

这个念头越想越远,当朱元璋再回过神来时,看到女婿还坐在身边。

胡翊口保持著沉默。

朱元璋叫他走他就走,没叫他走,那就坐在这儿。

他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毕竟说起来,今日忙到现在,都掺和进这些事儿里面来了。

可他连这对父子二人间的衝突究竟在何处,都未祥知。

那便只好陪坐著。

少说少错,不说不错,就是这个道理。

朱元璋这时候又想了想,叮嘱女婿道:

“標儿的课程暂不必更改,这些所学就极好。”

想到了此处,他不禁摇起头来,嘆了口气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做一代事,这个事儿標儿他不明白,你这个当姐夫的就要多劝劝。”

话既然说到此处,胡翊才知道这父子二人起衝突的真正原因所在。

说起来,这也与他去年搞的钱事革新有关。

胡翊当初提前预见了大明经济体系崩塌的问题,为了防止朱元璋滥发宝钞,搞了实物、铜钱、

白银和宝钞四重绑定的钱策。

此举后来在处州府做试点时,引起的阻力很大,但好在最后也都施行了。

当初仅在处州一府,就遇到这样大的阻力。

如今是推广至整个大明,那么多个行省,那么多个州府县域,自然反对声音就更多了。

朱元璋遇到的反对阻力前所未有,还是胡翊当初在处州府所面临的阻力的数倍。

而且是全国一起反对!

对於此事的解决之策,他这个皇帝这次並未动用正大光明的手段,反倒是將手下的检校密探们派到了各地去。

既然这些人潜藏在暗处,搅乱水潭,各种利用规则漏洞和灰色手段反对钱事革新。

朱元璋便也用上了此等手法,

他给手下这些检校们下达的命令,便是一个字一一杀!

谁带头反对,便杀谁。

这些事自然是在暗中进行的,或谋杀,或偽装成盗贼杀人越货,亦或者下毒。

总之是不择手段!

如此一来,初见成效,钱事革新推广到全国的阻力开始减少。

又因为人手不够用了,他才要將胡翊手下的承暉司暗桩也借调过去。

甚至就连留给胡翊的马长风等人,都在专门针对最为棘手的那些反对者们,在为他们设局。

当朱元璋说起这件事时,胡翊听著这些话,心里一时间的想法就多了。

钱事革新对士绅大族的利益至关重要,既得利益者们都是貔貅,往里面吃多少都不觉得饱,要想叫他们吐出一分来都难。

所以此事要想推行,殊为不易。

有一个胡翊可以去处州,却没有那么多的胡翊到大明的各行省州府去。

真假钦差这种俗套的办法,能用一次,但用不了第二次。

何况,又哪来的那么多人力去到全国清查此事?

从这方面来说,胡翊是理解朱元璋的。

当既得利益者抱团死守,四面八方都在表面迎合你,但背地里给你使绊子搞你,害你国策推行不下去,坐看你破產的时候。

没办法去查,又没有人力去查。

最快捷的办法,那便是不择手段,强行清理!

朱元璋就是这样做的。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落难霸总亿人欺 宇智波,从毁灭忍界开始 四合院:抽暴易中海,踹翻贾张氏 穿七零,斗极品,改嫁随军生三宝 渣夫想抬平妻进门,我转头做他后娘 听心声,吃大瓜!真千金引爆豪门 长生修仙,与龟同行 灭我全族?弃守帝关,化禁区之主 让你淘金,淘金懂吗!你用车拉? 七零,改嫁温柔残夫是个偏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