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好骗了。
“行吧张导,我也不多说了,你的《千里走单骑》还剩多少缺口,我都补了。”方元现在真不缺钱,十分大气。
当然,那也要看是对谁。
张一谋值得他这样付出和信任。
毕竟张未平都这么对他了,他现在还守在医院看著自己的老朋友。
別的不说,就冲这份情谊,方元必须投资。
很多人都不知道,《千里走单骑》的剧本,其实有两个。
一个是之前张未平看的那个,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关羽的经典故事。
张未平想要將其拍成歷史大片,当然还是让张一谋来执导。
而张一谋想拍的《千里走单骑》,则是一部文艺片。
没错,张导想要回归文艺片领域。
这部片子主要讲述日本父亲高田为了弥合与病重儿子的隔阂,独自前往东方寻找儺戏演员,试图完成儿子未竟心愿的故事。
前世因为张一谋的坚持,这部文艺片最终投拍。
但张未平並未投资太多资金,大部分都是找的香江公司。
预算大概要6000万rmb。
现在张未平入院,新画面影业即將破產。
《千里走单骑》几乎要无疾而终。
张一谋听见方元愿意投资,很是感激。
但他还是提醒道:“方导,这部片子很可能……会有亏损。”
“没事。”方元笑著说道,“我投资的不是这个项目,我投资的是你。”
投资的精髓,就在於投人。
这个道理方元自然明白。
《千里走单骑》前世票房只有3000万rmb出头。
算起来,自然是大亏特亏。
但这部片子,豆瓣评分7.4,远比《十面埋伏》高。
票房受限是因为文艺片类型和档期竞爭。
但在艺术成就上,这部影片是张一谋的里程碑。
细腻的情感刻画和独特的敘事手法,为他之后那部《山楂树之恋》奠定基础。
所以,方元不会阻止张导寻求进步的心。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电影艺术上的事,掛断电话。
医院里,张一谋看了看手机,又看了看躺在病床上插著呼吸管的张未平。
虽然张未平看上去样子很可怜,但张一谋还是不禁在心中感嘆一句,人和人真的不一样。
当时张未平听他说想拍一部文艺片,还叫什么《千里走单骑》,转头就让公司编剧写了一个歷史大片剧本出来。
张一谋当时就无语了。
你懂艺术吗?啊?
你懂什么叫艺术吗?
还好,方导是真的懂他。
刚才他和方元就聊了很多剧本创作上的事,让他感觉受益匪浅。
《千里走单骑》的剧本,现在看来,似乎剧情还有点散乱,可以改一改。
就像方元说的那样,即便是文艺片,也要重视剧情才行。
……
“剧情!剧情很重要!”
方元站在一群编剧面前,再三进行强调。
聚光灯影业现在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五十人,並分为不同部门。
有的部门专门负责宣发、有的部门负责剧本创作分工、有的则是影视幕后人员……
麻雀虽小,五臟俱全。
只要將架子搭起来,剩下的只需要钱就能解决。
比如这群好莱坞编剧,有的擅长台词,有的擅长写文戏,有的擅长动作戏。
这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化的缩影之一。
任何一家製片厂,想要有所发展,都必须建立起一套合格的班子。
方元的聚光灯影业如今就在做这件事。
公司现在也不缺钱了。
《电锯惊魂》和《活埋》的收益,全部加起来都差点破2亿美元。
对一家刚成立没多久的影视公司来说,堪称奇蹟。
好莱坞大大小小的製片厂羡慕得都要流口水。
好莱坞业界更是都快疯了。
方元连续三部小成本製作,票房全部过亿,甚至有一部突破即將破3亿。
足足几百倍收益!
这尼玛是怎么做到的?
哦,他一部拿了奥斯卡最佳编剧,一部拿了坎城金棕櫚。
那没事了……
可为什么其中《电锯惊魂》票房最高?
这不合理啊!
现在许多娱乐记者都想要採访他,时代周刊甚至想给他拍张封面照。
但方元都懒得搭理。
毕竟这些媒体又不会多给他一分钱。
还是专注工作最重要。
“基金会电影宇宙虽然是重设定轻故事的类型,但你们也不能完全不管剧情啊。”
“我话就放在这里,谁能把《寂静岭》的剧本搞好,谁就能拿到10万美元奖金!”
方元宣布散会,一眾编剧怀著激动的心情离开。
10万美元奖金,都够他们买辆车了。
必须得努力奋斗啊!
他们就不信了,再把方导的三部作品看个十几遍,还不能把握住其中的精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