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级诈骗电影也有人喜欢?我笑了。】
【1978版的精神续作?確实有点搞笑,正片质量远不及经典,也敢说是续作?】
【华纳试图復刻古典英雄主义,然而节奏缓慢,显得过於迂腐,与同期《蝙蝠侠:侠影之谜》的暗黑革新形成鲜明对比。】
【预告片噱头太多,走进电影院才发现,全是cgi堆砌的体操表演,反派卢瑟也成了个疯子……】
网际网路上拥有千万用户的各大平台,评论里充斥著对《超人归来》这部影片的谩骂。
《超人归来》上映前,华纳故意放出“新版超人会战死“的谣言製造话题,结果正片仅是模仿《耶穌受难记》的悬浮濒死镜头。
还有预告片刻意突出超人举起氪石岛屿的镜头,宣传“史上最强超人“,但成片却是足足5分钟的超慢镜头!
这种营销与实际割裂太过严重。
粉丝信任早已被消耗殆尽。
之前没开骂,只是看在超人情怀的面子上。
然而,华纳还在宣发中反覆强调“向里夫导演致敬”,暗示本片是1978版的精神续作。
这种情感绑架更加引发观眾反感。
尤其当正片质量远不及经典时,反而放大了对比伤害。
用情怀掩盖剧本创新不足?
不好意思,我们又不是傻子。
观眾完全不买帐。
现在,网际网路上又是铺天盖地《超人归来》宣传,甚至连营销策略都没变过,还是那一套东西。
网友感觉太过噁心,自然不会再惯著华纳。
该喷就喷,该骂就骂。
即便评论区里有一些真心喜欢《超人归来》的粉丝出言反驳,但却只是螳臂当车,完全无法阻挡煌煌大势。
“不对,很不对!”凯文·辻原心中生出警惕。
线上和线下的宣传,完全是两个不同部门。
虽然有合作,但哪有营销策略都照抄的?
凯文·辻原也不是傻子,自然清楚不同渠道的营销策略,要有相应变化,以及考虑到平台特性。
所以很快,他开始在內部调查。
营销公关部门的员工,都是满脸懵逼。
什么?
网上全是《超人归来》的宣传?
可我们没做过这件事啊。
只是进行了一些简单工作。
毕竟网际网路营销,现在还是太过冷门。
大家想先观望观望。
並且,公司压根没批多少资金。
“八嘎!究竟是谁在背后搞鬼!?”凯文·辻原忍不住爆出家乡话。
他终於能够確定,网际网路充斥著的《超人归来》营销,压根不是华纳滴在干活。
所以,到底是谁滴在干活?
……
聚光灯影业。
方元坐在电脑前,看著评分网站上,《超人归来》观眾的爆米指数只有67%,差点笑出声。
特別是在评论区里,吵得那叫一个乌烟瘴气。
有人大骂“这也能叫超人?”
也有人力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两派人马唇枪舌战,连几十年前的旧帐都翻出来了。
有人吐槽特效太假,有人嫌弃剧情老套,还有人爭论超人的內裤到底该穿里面还是外面?
各种奇葩观点层出不穷。
並且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史上最佳超人电影”的五星好评,一边是“浪费票钱”的一星差评,中间评分几乎不存在。
其实,如果只是所有人都不满,那还没什么。
关键就在於,口碑分化。
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
这种情况在网际网路上,很容易吵起来。
方元深諳此道。
简而言之就两个字,引战!
“不知道我送上的这份大礼,凯文·辻原先生满不满意。”
“不过我也没加油添醋,只是將他的营销策略,搬到线上而已。”
方元很清楚,用虚假的“史诗感”包装空洞敘事,这种策略在社交媒体时代更容易引发反噬。
並且不仅仅是现在,后世华纳的《闪电侠》、《黑亚当》等dc影片,一直在重复类似的错误。
华纳並未从《超人归来》中吸取教训。
他们將超级英雄当作理財產品,可最终能看到的只有一连串亏损的数字。
这样的结果就是,重启、重启、还是重启。
所以,《超人归来》仅仅只是开始。
但在当下,方元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踏著超人这个大ip,铸就kcu的崛起之路。”方元想得很明白。
凡事最怕对比。
《疾速追杀》从一开始就没被谁真正看好。
而《超人归来》是大家眼中的大热门。
超人ip重启系列,多大的噱头。
再加上之前蝙蝠侠系列同样重启,口碑绝对没得说。
可谁知,最后端出来这么一坨玩意?
虽然现在票房《疾速追杀》还比不上《超人归来》。
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
转眼,第二周。
《超人归来》和前世没有太大差別,首周北美票房没能破亿,加上全球票房才勉强破亿。
《疾速追杀》的首周票房则是有点夸张。
首周末两天,5392万美元!
没错,就是两天!
《超人归来》大概是在《疾速追杀》首映三天前上映。
然而,《疾速追杀》两天的北美首周票房,差点追平《超人归来》五天首周票房!
虽然这两天都是周末,但这也太夸张了吧?
“不对劲啊,该不会是作假吧?开画影院数量,两部电影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啊。”业內有人提出质疑。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疾速追杀》的上座率可是非常恐怖啊。”
“上座率?能有多少?80%?”
“呵,你说的80%不会是指《超人归来》吧?人家《疾速追杀》的平均上座率,马上都要突破9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