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接下来几部scu作品的核心设定与拓展世界观。
当个体处於高度灵感状態时,若缺乏理性约束,可能加剧精神波动,狂掉san值。
梵谷这位天才艺术家就是这样。
他的超常天赋,註定了他的悲剧。
当然,在影片中並未详细讲清楚,梵谷看到的“怪物”,究竟是他真的看到了,还是他的幻觉。
这是留给大家的悬念。
包括主角赵小刚,“穿越”是他临死前的幻想,还是真的看到百年之前的梵谷?
如果只是幻想,那他將註定和梵谷一样悲剧。
而第三幕结局的时候,赵小刚在电视上看到的纪录片,主持人讲述梵谷一生画了很多“向日葵”,但有一幅是留存於世爭议最大的。
同样让观眾忍不住產生思考。
如果说主角是一个精神病,那么通过他的视角,观眾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
但还是那句话,对於这些,影片並没有讲清楚。
艺术嘛,怎么能不模糊抽象呢?
方元没有像贾樟科那样,给出一个开放式结局。
但他埋在影片各个角落的细节,却充满了许多个开放式解读方向。
嗯,就是大概类似阅读理解那种。
请问,金鱼死后眼里还闪著一丝诡异的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表示:啥啥啥?为啥给我打零分?
……
两天后,《梵谷之死》场刊评分很快出炉。
3.5/4分,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最高分。
无论是媒体,还是观眾,都对这部影片给予极高讚誉。
广受好评。
表面上来看,《梵谷之死》是一部文艺片。
但只是掛著文艺片的皮。
撕开这层皮,里面还是商业片的內核。
只是方元做得没那么明显,给了观眾一个值得认真探討的主题。
所以,观眾自然看得很开心、很专注。
简单来说,就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诺兰就很擅长这点。
《盗梦空间》、《星际穿越》、《奥本海默》……
甚至《蝙蝠侠:黑暗骑士》,同样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不过现在的话,还比较少见。
因为想做到这点很考验天赋,方元也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
即便如此,他依旧搞了很久,才將《梵谷之死》製作完成。
而3.5/4的场刊评分,说实话有点超出他的预料。
“感觉越来越悬了啊……”方元眉头微皱。
有时候评分过高,並非好事。
因为按照国际三大电影节以往的数据,场刊评分最高的参选作品,往往拿不到最高荣誉奖项。
国际三大电影节,向来有“评审团至上”的传统。
很多评委就喜欢小眾的东西,这样才能体现他们与常人的不同。
而且场刊评分仅反映部分影评人与观眾的即时观感,与评审团的艺术评判標准存在很大差异。
像是来自棒子的朴赞郁导演,作为本届威尼斯评委之一,他很喜欢《梵谷之死》。
而两位义大利评委,则是明確表达自己更欣赏《女王》这部参选影片。
临近闭幕式之前,评审团闭门会议,最后一次討论。
米歇尔·普拉西多,义大利男演员。
史蒂芬妮·罗卡,义大利女演员。
吉尔莫·德尔·托罗,墨西哥导演、编剧,代表作《潘神的迷宫》。
三位评委不著痕跡地对视一眼,互相確认了一件事。
没错,大家应该都被米拉麦克斯影业找过,希望他们能为《女王》说几句话。
《女王》这部影片,是米拉麦克斯影业联合英国、法国、义大利製片方,共同出品的传记电影,聚焦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与黛安娜王妃逝世事件交织的宫廷斗爭与时代变迁。
不得不说,阵容十分强大。
同时也很明显,米拉麦克斯影业作为迪斯尼旗下子公司,哈维·韦恩斯坦离开之后,想要证明就算没有他,他们也能够做得很好。
所以,米拉麦克斯影业背靠迪斯尼,凭藉强大的人脉关係,成功串联起本届威尼斯评审团的三位评委。
“《女王》对歷史事件的戏剧重构,將冰冷的政治危机转化为『无硝烟的战爭』,我觉得……”来自墨西哥的吉尔莫·德尔·托罗率先开口。
其余两位义大利评委则是在一旁认同地点点头。
朴赞郁不置可否,提出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大家可以考虑一下亚洲电影,贾樟科导演的《三峡好人》,至少值一个最佳导演。”
“那金狮奖呢?”房间里另一位评委问道。
“当然是方元导演的《梵谷之死》。”朴赞郁装傻充愣,“难道还有其他选择吗?或者你们觉得《梵谷之死》有什么问题?”
米歇尔·普拉西多:“……”
史蒂芬妮·罗卡:“……”
吉尔莫·德尔·托罗:“……”
当然有问题!
而且问题大了!
“难道今年威尼斯,银狮奖和金狮奖,都要给你们亚洲电影?”吉尔莫·德尔·托罗面露不悦。
大家坐在这里是来分蛋糕的。
你一开口,直接把最甜美的两块抢走。
哪有这样的道理?
朴赞郁面色不改,义正言辞道:“《梵谷之死》不是亚洲电影,而是跟《女王》一样都是合拍片。”
此话落下,房间里一片寂静。
没错,《女王》是米拉麦克斯影业联合英国、法国、义大利製片方,共同投资的影片。
《梵谷之死》同样是多方联合製作,来自好莱坞的聚光灯影业,还有希杰娱乐,以及东方文明古国中影集团。
所以,这才是朴赞郁选择支持《梵谷之死》的真正原因。
希杰娱乐在棒子,就相当於电影界的“三星”。
当然,在场评委,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偏好。
现在看起来,朴赞郁虽然理由正当,为人强势。
但他的提议明显处於弱势。
因为《女王》可是有三位评委明確支持。
並且,本届评审团主席凯萨琳·德纳芙,还是法国国宝级女演员。
必定会偏向《女王》这部作品。
更別提,《女王》同样是夺冠热门,场刊3.2/4分。
三位支持《女王》的评委,听见朴赞郁想要爭取奖项,心中不以为然。
他们认为,《梵谷之死》基本没什么机会。
最多只能期待一下银狮奖最佳导演。
而且还是和《三峡好人》进行竞爭。
你们华人导演,自己去打架吧。
这次金狮奖的桂冠,还是由我们……
“《梵谷之死》確实不错。”突然,评审团主席凯萨琳·德纳芙开口道,“我认为,方元导演这部影片,有资格角逐本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顿时,在场其他评委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向她。
特別是几位出身欧洲的评委,完全无法理解。
凯萨琳·德纳芙为什么要站在外人那边?
她是疯了吗?
然而凯萨琳·德纳芙看上去似乎对此毫不在意。
因为她的评判標准向来只有两个字——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