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怎么样了?”方元来到生產间,询问负责人。
王涛推了推脸上的眼镜,自信道:“已经差不多了,初步测试数据很好,再打磨一下就能大批量生產。”
“好,我就知道你能行。”方元脸上露出笑容,拍了拍王涛的肩膀。
这位王涛虽然看上去很年轻,但他可不简单。
按照前世轨跡,王涛就读研究生的同时,创立“大疆”。
主要研发的並不是无人机,而是“飞行控制系统”。
隨即两年后,初创团队的成员几乎全部都离开了。
因为没钱了。
而开发出成熟可用的一体化航拍无人机,还得等到2012。
但现在,方元去年被选为奥运总导演之后,直接找到王涛,提出投资“大疆”。
王涛自然不会拒绝。
虽然他不知道一位全球知名导演,为什么对无人机感兴趣,或许是电影航拍需要用到?
但不管如何,资金才是最重要的。
只是,方元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转变研发方向,研究控制系统的同时,尝试开发製作消费级无人机。
当时王涛还感觉很为难,因为他並没有开发无人机的想法。
可方元告诉他,大疆无人机將会在奥运开幕式大放异彩。
简而言之,就是画饼。
听完方元的想法,王涛当场就答应下来,並表示自己一定尽全力。
毕竟,那可是奥运会啊!
要是自己製作研发的无人机,能在奥运会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那得是多大的荣耀?
更別提,还可以彻底打响“大疆”的知名度。
於是,王涛转变研发思路,投入到无人机控制系统以及实机的製作研发中。
结果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嚇一跳。
他发现自己在无人机领域,似乎还挺有天赋的。
好像无论什么难题都困不住他。
轻鬆便能解决。
直至现在,全球第一款无需复杂组装调试就能用於航拍的小型多旋翼飞行平台,诞生了!
不过……
“老板,控制系统还需要优化才行,不然可能串联起来不太稳定。”王涛这时开口道。
这也是“大疆”如今正在全力攻关的核心问题。
方元眉头微皱:“现在的串联数量最高多少?”
“两百台!”
“不够。”
“但这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极限提高串联数量,信號会出现不稳定。”
“不行,至少要三千台。”
“那……我们可能还需要一年的研究时间。”
“也不行,距离奥运开幕式,已经不足一年了。”
方元若有所思地摩挲著下巴,倒是没想到还有这方面的困难。
不过仔细想想,其实也正常。
“大疆”之所以能在2012顺利研发出无人机,是因为之前开发“飞行控制系统”积累了充足经验。
现在,方元让王涛转变研发方向,虽然无人机成功搞出来了,但控制系统方面还不是很完善。
此刻,方元盯著眼前这台机身线条硬朗流畅,表面呈现金属质感的初代大疆无人机,忽然生出一个想法。
他前世玩过“穿越机”,一种能穿越各种障碍的小型无人机,被称之为“空中f1”。
这是一种新兴的科技运动,与电子竞技、机器人格斗一起,並称三大“智能科技运动”。
但与大疆成品无人机飞控不同,“穿越机”的飞控更多是协调遥控信號与电调之间的作用,对飞机姿態的介入不多。
另外,“穿越机”使用的是以滚转速率计算的手动模式,与大疆无人机的自稳模式相比,它允许飞机进行360度旋转,更加灵活,而缺点是操控难度大。
“穿越机”爱好者都比较喜欢自己採购配件进行组装,像是电机、电调、分电板、飞控、 接收机之类的,方元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所以,这不就是有解决办法了吗?
“我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方元脸上露出笑意。
王涛闻言微微一愣,看向方元的眼中充满了怀疑。
毕竟,就连他这个专家都没办法。
方元作为导演编剧虽然很厉害,但这种先进科技,不是口头说说就能解决问题。
“方导,我知道你很著急,但飞控串联问题非常复杂,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王涛在一旁劝说道。
他也想让大疆无人机出现在奥运开幕式上。
但前提是,不能出问题。
按照方元的要求,至少3000台无人机的串联,王涛说费一年才能解决,已经算是很激进了。
“不,你不懂我的办法是什么。”方元抬手轻轻摇晃著手指,“不需要3000台共同串联,现在控制系统能支持200台串联,已经完全足够。”
“啊?”王涛满脸懵逼,已经彻底无法理解他的思路。
方元微微一笑,耐心和他解释起来,自己的办法究竟是什么。
不过方元並不知道,奥组委最近正在针对他的无人机创意方案,发生了激烈爭吵。
很多人都觉得,以现在的无人机技术,压根无法实现如此高难度的节目。
毕竟连国外都没有这样的技术,你又怎么可能在国內搞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