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蝙蝠侠:黑暗骑士》横空出世,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好莱坞,激起了席捲全行业的风暴。
新闻层出不穷,各大知名媒体几乎天天都在报导该片的票房情况,还有观眾反馈。
诺兰自此一跃成为好莱坞大导,身价暴涨。
传闻有某家製片厂,愿意出价1000万美元请他担任导演,票房净利润分成更是高达15%!
方元更不用多说。
除非他自己愿意,不然没人请得动他。
特別是好莱坞业內,已经有人喊出“剧本之神”这个称號。
虽然方元没有执导过票房破10亿美元的电影。
但他作为製片人以及编剧参与的项目,个个都称得上大爆。
《小黄人大眼萌》就不用说了,那是一部动画电影,方元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实不大。
而《蝙蝠侠:黑暗骑士》不一样。
方元和诺兰在共同合作,完全起到1+1大於2的效果。
终於,在《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一个月后,北美本土票房成功突破5亿美元。
相比原时空45天突破5亿美元大关,快了不止一点。
聚光灯影业发行营销部分功不可没。
大家在这部电影上的力气,甚至比方元自己的电影还要大。
当然,这也有公司的宣发网络渠道,越来越完善的缘故。
同时,《蝙蝠侠:黑暗骑士》破5亿美元后,也正式排进北美歷史票房前十。
各种各样的讚誉,铺天盖地般涌来。
方元和诺兰,直接被大家称为好莱坞新时代双子星。
另外再顺带继续嘲讽一波华纳。
你们究竟在干什么?
於是,华纳彻底坐不住了。
选择再次加码!
而这次他们提出的条件,让方元都忍不住有点心动。
“你没开玩笑?”方元正在和杰夫·罗宾诺夫通话。
“我们绝对不是开玩笑!”杰夫·罗宾诺夫言之凿凿,“只要你答应负责dc电影宇宙开始,华纳可以分出20%的收益!”
方元沉默了。
20%的收益是什么概念?
他都不用投资,只需主导开发。
要知道,他和漫威的合作,那是加上了聚光灯影业的投资製作开发。
原来,华纳这么大气的吗?
不过……
“抱歉,我拒绝。”
说完,方元也不再听杰夫·罗宾诺夫的劝说,直接掛断电话。
他不是没心动。
而是他不信华纳真有这么大气。
就算是真的,也肯定有一大堆附加条件。
比如从此和华纳绑定,又或者不允许他再与漫威合作……
但不知为何,就在他拒绝的第二天。
华纳邀请他来负责dc电影宇宙开发的优厚条件传出去了。
许多媒体爭先报导,狂呼超英电影最好的时代已经到来。
业內无数导演异常羡慕。
大家都在说华纳这是“千金买骨”。
虽然具体表达含义不同,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漫威自然也看到了相关消息。
他们急了。
“必须要阻止华纳的下作手段!”凯文·费奇看上去非常愤怒。
俗话说的好,一山不容二虎。
现在漫威好不容易凭藉《钢铁侠》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