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到这里结束。
全程不超过两分钟。
但在网际网路上所引起的动静,却堪比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甚至还引爆了各大社交媒体,无数人自发加入討论。
瞬间成为了几乎所有青少年的討论的话题中心。
“你们说,那几个视频,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太真实了,不像是假的。”
“没错,而且你没发现,原视频已经被下架了吗?”
“誒,对啊,为什么突然下架了?”
“哼哼,我只能说懂的都懂,有人不想让这个视频流传出去。”
“可现在网上,还是有很多人在下载转发啊?”
“那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了网际网路。”
“是啊,而且你再看看各大媒体,他们有报导相关消息?”
“嘶!好像还真没有!”
“这下你懂了吧?明明这么大的新闻,为什么媒体不报导?明显是被上面给封口了啊!”
嗯,这就是如今北美青少年们的日常。
他们正处於青春期,对於这种神神秘秘的事最为好奇。
而且非常自我。
伴隨著“蓝皮书神秘事件”愈演愈烈。
他们也不禁跟著激动起来,脑海中冒出各种各样的猜测。
不过大部分人都认为,肯定是上面施加了压力。
不然,为什么要下架原视频?
新闻媒体为什么不报导?
有句话说得好,模糊不清的事最怕脑补。
这就是方元此次的营销策略。
原视频下架,自然是他们自己做的。
至於新闻媒体没有报导……
假的怎么报导?
总不能当真的发布新闻吧。
而且,聚光灯影业也给他们打过招呼,让他们暂且等一等。
等到《超能失控》正式发布预告片。
当然,方元也不怕最后会出事。
毕竟这种套路,並不是由他第一次使用。
恐怖片史上以小博大的经典案例,《鬼影实录》去年就曾用过这种营销套路。
以“家庭录像”形式呈现,宣传时暗示故事基於真实事件,强化观眾的代入感和恐惧感。
然后再利用社交媒体,激发观眾参与感。
还有发行方派拉蒙,推出线上活动,观眾可通过官网为自己所在城市“投票请愿”,当某城市请愿人数达標,影片便会在该城市上映。
这一策略成功调动观眾的主动性,形成“病毒式传播”,仅几周內就有超100万观眾参与,甚至引发媒体对“粉丝倒逼发行方”的报导。
巧了,无论是《超能失控》,还是《科洛弗档案》,都和《鬼影实录》有点相似,同样是“偽纪录片”形式进行拍摄製作。
所以,方元心安理得地借用了派拉蒙去年的营销策略。
而且还加大力度,第一波就投入5000万营销费用。
“也该开始第二波营销了。”
“首支预告片推出,也不知道能有多少播放量……”
方元缓缓靠在椅背上,盯著电脑屏幕里的热度数据,眼中闪过志在必得的从容。
与此同时,派拉蒙影业布拉德?格雷忽然打了喷嚏。
他下意识揉了揉鼻子,心中莫名生出一种古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