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3c级文明测试。”
“试题1號:敘述你所在星球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自然淘汰型或基因突变型?”
空灵的电子音穿透幽蓝的虚空,像一阵无源头的风,在数据流构成的星云间迴荡。
然而面对这个问题,孩子们茫然而沉默。
“3c文明测试试题2號:请简要说明恆星能量的来源。”
孩子们依旧茫然而沉默。
接著,十道试题依次在空间中闪现、消散。
每道题停留时,电影镜头都切回孩子静止的侧脸。
沉默,始终是唯一的答案。
“试题10號:说明构成你们星球上海洋的液体的分子构成。”
最后一道题的光影熄灭时,远处天际线上,一只被风吹走的鞋缩成小黑点,没入大气层的微光里,像一粒被宇宙遗忘的尘埃。
画面一转。
金属质感的舱室中,三团流动的光团悬浮著。
分別是舰队统帅、最高执政官,还有碳基联邦的参议员。
舰队统帅的光团边缘锐利,最高执政官的光团泛著柔和却威严的波动。
这是人类无法想像的生命形態。
“到此为止。”统帅的光团震颤,智能场振动时带著不容置疑的决断,“不能再耽误,第一阶段任务不能超时。”
执政官的光团微微闪烁,发出细碎的振动,是默认的信號。
“发射奇点!”
指令化作金色波束,撕裂四维空间的褶皱,瞬间抵达太阳系边缘。
幽绿色的雾球贴著导轨滑行,猛地加速,拖著无形的力场尾跡,像一颗失控的彗星,直扑太阳系中心的恆星。
执政官与参议员的光团转向另一侧的星图,那里正有数个红点闪烁。
而这些红点,都是新发现的生命行星系。
镜头扫过星图细节。
某颗行星的泥浆中,无脑蠕虫在缓慢蠕动。
背景里,遥远恆星接二连三爆炸,橘红色的光焰在宇宙中绽放,像一场悲壮的焰火,映亮了光团们沉默的轮廓。
而刚刚发出毁灭指令的那颗蔚蓝色星球,同样是目標之一。
“准备脱离爆炸威力圈,时空跃迁倒计时三十秒!”
“等一下。”突然,参议员的声音打断倒计时,“奇点到达目標还有多久?”
“正越过內侧1號行星轨道,约十分钟。”
“用五分钟,追加测试。”
“是,阁下。”
於是,空灵的电子音响起,再次迴荡在那片数字虚擬空间中。
“试题11號:三维平面上的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係是什么?”
孩子的身影依旧静止,整个空间只有电子音的回音。
“试题12號:你们的星球是行星系的第几颗行星?”
还是沉默。
“这没有意义。”统帅的光团波动变得急促,“参议员阁下,你只是在浪费时间。”
然而参议员没有回应。
也就是这时,第13號试题。
“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態如何?”
电子音落下的瞬间。
清脆的童声突然炸响在大家耳中。
像一颗石子打破静水。
“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將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这是孩子们的声音。
光团们同时停滯。
“试题13號通过!试题14號——”
“等等!”参议员的光团骤然靠近,“下一题,仍围绕甚低速力学基本近似定律。”
“试题14號:敘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係。”
更多孩子的声音匯入,像一群雏鸟的合唱:“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试题14號通过!试题15號:说明物体质量、所受外力与加速度的关係。”
“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孩子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在数字虚擬空间中激盪出细碎的光纹。
“试题15號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確认目標恆星500921473的3號行星,存在3c级文明!”
执政官的光团剧烈闪动:“奇点转向!脱离目標!!”
……
影厅內观眾们看著幽绿色雾球猛地调转方向,擦著太阳的日冕,消失在星际尘埃中。
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充斥在他们心间。
远处的蓝色星球上,孩子们还在围绕著自己的老师背诵物理定律。
他们不知道。
刚刚有一场宇宙级的判决,因他们的声音逆转了。
“这就是我想看到的科幻电影!属於我们自己的华语科幻!”郭凡难掩激动,攥著拳头在观影席后排喃喃道。
《乡村教师》这部电影,不像好莱坞那边的“大战外星人”。
而是从人文情怀出发。
將“宏大宇宙”与“微小个体”推向极致碰撞。
李老师並不知道自己教的知识,会挽回一场宇宙级的危机。
他只是出於最朴素的责任感。
要让孩子们知道些东西,不能像祖辈一样睁眼瞎。
然而,他却在无意间完成了“文明火种”的传递。
这种“不知名的伟大”,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从不是即时的“有用”,而是为文明埋下“可能性”。
文明的延续,从来不是靠强大的科技或庞大的舰队。
而是靠一代又一代人对知识的传递,对责任的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