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便戳向地图上的工业区域图示
“凛冬的工业体系的是以军事作为战略优先级,但现有的资源也是可以倾斜与分配调整的。我的建议是——实施双轨并进策略。”
他抬起两根包裹着半指手套的手指。
“第一,保障武装作为核心。过往的战役战斗中,我们的警卫,我们的先驱者在战斗中饱受火力劣势带来的痛苦。不得不用以命换命的打法去获得战争的主动优势,但是显然这样的做法在人口捉襟见肘的凛冬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
“我需要确保现有资源优先保障现有武器生产线、弹药复装生产线的稳定运行及效率提升。目标是——让标准口径弹药产出稳定,如同动脉供血,成为凛冬武德充沛的物质基础。”
“所以——在军工领域,凛冬的工业区在维持现有弹药生产线情况下。集中攻关,建立大口径动能武器及自动武器的研发与原型制造能力。实现高威力常规爆炸物的小规模、安全、可靠生产。”
说着他便将望向管理者的目光转向艾琳,此时这位农业代表正眉头紧锁。
“当前,工业区的发展原则上的富裕产能也是原则上支持民用板块建设的。在保障基本军需的前提下,着手对现有工业母机进行适应性改造方案预研与技术积累。”
“目标是开发非战斗关键设备制造能力——例如规模耕种、脱粒、研磨机械,或小型水利装置。核心思路是利用现有工业产能,生产能够直接服务于粮食获取的基础机械,提高农业效率,缓解食物压力。这是我们工业区有能力、也应该去尝试的方向。”
“管理者大人,这两项战略方向,都需要您授权工业区配置人员去获取更多燃料、精炼材料、特定化学品配额。各个工坊内部已做好方案细化与执行准备,只待您的批准。”
当‘铁罐头’收回目光时,他眼睛的余光瞥见了艾琳感激的目光。
当‘铁罐头’结束发言,会议室的目光自然聚焦到最后的发言者——‘键盘战神’身上。
他自然的起身推了推鼻梁,环视一圈后,沉稳开口道:
“管理者大人,各位凛冬的同僚们。”他的声音清晰而冷静。
“作为凛冬的一员,同时也是先驱者的协调者之一,我深切理解并认同诸位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胜利,资源捉襟见肘,安全千疮百孔,食物亦是难以应对人口暴涨。战士们也需要休整,装备亟待维护。然而——休整绝非停滞,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应对未来来自废土更为严峻的未知挑战。”
“基于战斗中的第一手观察、大量战场数据的分析,以及玩家群体的普遍反馈,我谨代表前线作战人员,提出以下三点发展建议。”
“一是,实施‘区域轮替肃清与拓展’计划,巩固安全纵深,挖掘潜在资源。”
“目前,凛冬至体育场的安全走廊已初步肃清,短期内大规模游荡威胁再生概率较低。但这片来之不易的安全区,需要持续巩固与主动拓展。”
“我建议,以现有安全走廊为轴心,将周边区域划分为数个防区(例如‘西部旧工业带’、‘南部城郊区’、‘东麓湖区’)。并由警卫队与玩家小队进行轮换驻防与周期性清剿行动。”
“在保持现有武装力量整训,提升警戒锐性与实战经验前提下,持续扩大安全缓冲地带,为贸易路线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并在东部湖区范围建议广阔的安全农耕区域、并为凛冬工业区的生产,挖掘潜在资源。”
“二,建立‘前线-工坊经验直通机制’,优化装备效能,减少无谓损耗。”
“战场是检验装备的终极熔炉。一把卡壳的步枪、一片防护不足的甲片,都可能以战士的生命为代价。同时,工坊的宝贵资源也可能因设计或工艺缺陷而蒙受巨大的调整代价。”
“所以我建议,定期组织资深工匠与一线战士进行装备验证,系统收集实战反馈,针对性改良现有装备设计、生产工艺与维护流程。形成验证—通过—扩产—改良的生产模式。”
“同时.”键盘仿佛想到什么后,眼中精光一闪继续说道。
“同时建立并动态的‘战场急需材料清单’,战士们的狩猎、清剿探索能够目标明确,让工坊的原料供给更有保障,让勇士的付出获得合理回报。形成装备实战效能最大化,降低战损率与资源浪费的‘战斗-生产’的良性闭环。”
“最后,在工业体系内,设立专项研究部门。建立‘变异生物材料专项研究与应用’项目,基于研究成果,开发将材料特性转化为装备优势的实用工艺,同时探寻变异物种弱点缺陷。变猎获为战力,提升生存资本。”
“将每一次战斗的收获,转化为提升个体与集体战力的‘长久之利’。此举不仅能显著提升单兵与小队生存能力。更能为军工业研发开辟基于废土的新方向,最终服务于凛冬的实力与军力发展。”
‘键盘战神’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在座每一位负责人,最后定格在首位的管理者虚影上,语气郑重而坚定:
“管理者大人,以上三点建议,是基于前线作战视角,对凛冬当前核心挑战:安全、资源、战力的针对性补充方案。它们旨在弥合‘战斗’与‘生产’、‘当前’与‘未来’、‘消耗’与‘增益’之间的鸿沟。”
“凛冬的先驱者全力支持管理者与各位负责人的战略决策。一切将由您来定夺。”
“我的发言完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