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能不能请你还有苏姐一起,帮我镇镇场子?
“路总,你看这边。”
刘明带着三人上了二楼,推开一扇贴着“打样部“褪色标签的铁门。
二十平米的小房间里,几个老师傅正围在木案板前忙碌。
有人拿粉笔在牛皮纸上画版型,有人用老式缝纫机哒哒作响地车着样衣,墙角堆满五颜六色的边角料。
见几人进门,老师傅们不约而同地停下手上的动作,将好奇的目光投了过来。
“这是咱们的新老板,路总,”刘明介绍道,“旁边是顾总管和凌顾问。”
最年长的张师傅扶了扶老镜,沾着粉笔灰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迟疑地问:
“那咱们这个月的工资”
“照常发!”刘明连忙开口,“前东家拖欠的三个月先发一半,后续的之后补。”
这话一出,房间里紧绷的气氛顿时松动了起来。
几个老师傅互相交换着眼色,角落里传来小声的嘀咕:“总算盼到个靠谱的”
刘明生怕路知尘不高兴,凑近低声解释:
“路总,这几位可都是咱们康杰的顶梁柱。静夜思那边传过来的版型图,最后都得靠他们手工打样才能投产。”
路知尘顿时恍然,随即疑惑道:“我记得我们的版型,是用电子邮件附着cad文件传来的吧,你们这”
知道他在担心什么,刘明笑着开口:
“路总您放心,我们这儿还配着个技术人才呢,专门负责沟通这些。”
他扭头寻找了一下,朝角落里招招手:“刘星!别睡了,赶紧过来!”
又叫了几遍,路知尘这才看见,房间角落的布料堆里,慢悠悠探出个鸡窝似的脑袋。
“过来过来!”
那年轻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白t恤上还沾着几根线头,手忙脚乱地扶正眼镜,站到了几人身前。
刘明一把拍在他背上,拍得他一个踉跄:
“这是我侄子刘星,去年服装学院毕业的,专门负责跟你们对接数据然后和老师傅们交流。”
“刘星,这是静夜思的路总,咱们康杰的新老板。”
刘星打量了路知尘几眼,下意识开口:“这么年轻就当老板?”
“臭小子胡说什么!”刘明又是一掌拍在他身上,“这叫年少有为!”
“对、对不起路总!”刘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涨红了脸道:“那个,我刚刚没睡醒”
“没事没事。”路知尘笑着摆摆手。
年轻确实是年轻了点。
眼前这位刘星好歹还是毕业了的,他可是连大一都还没上完。
路知尘看着左右堆积着的布料,随口问了句:“对了,静夜思之前传过来的两件新品开始做了吗。”
“做了做了,”刘星连忙回道,“一件已经下放开始生产了,另一件上午刚做好样衣。”
“这么快?”路知尘倒是有些惊讶,“我看看样衣。”
刘星小跑着去工作台取了件湖蓝色连衣裙,小心翼翼地捧了过来。
路知尘接过衣服左右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这款湖蓝色连衣裙正是静夜思将要在双十一推出的款式,还是邱柯静找他一起设计的。
衣襟处的纹、腰间的挂饰,每一项都完美复现了设计稿的要求。
“怎么样?”一位老师傅自豪地凑了过来,伸手点了点,“看看这双针回线的手法,临城能做到这么密实的,除了我们康杰找不出第二家。”
“确实可以。”路知尘赞叹道。
即便对服装工艺了解不深,他也能看出这件样衣做工的精良程度。
真丝混纺的面料滑如流水,却在转折处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筋骨感;翻开内衬,所有接缝都用0.2cm的包边工艺处理得干净利落,连一个线头都找不到。
如果说邱小姐的设计图纸是骨架,那么眼前这件样衣就是被这群老师傅们赋予了灵魂。
他转头看向刘明:“大货成品和这件样衣的差别有多大?”
听到这话,刘明苦笑一声:
“路总,这件是样衣,纯手工制造,用的工艺和面料都是最好的,大货.恐怕得差上不少。”
手工制造.
路知尘脑袋里隐隐约约闪过了些什么。
“我知道,”他定了定心神,“具体表现呢?差在什么地方?”
刘明搓了搓手,指着样衣解释道:
“您看这领口的暗纹刺绣,样衣是一针一线手工绣的,大货只能用机器印。”
“还有这腰间的立体剪裁,样衣是老师傅一剪刀一剪刀修出来的弧度,量产时只能靠模板机批量冲压”
他翻开内衬继续道:
“最关键是面料。样衣用的是意大利进口的醋酸真丝混纺,120支的高密度织法。”
“大货.只能用国产仿绸,60支都算好的了。”
“还有针脚,我们这针距能控制在0.1毫米。”老师傅带着几分得意补充道,“大货用的电动缝纫机,针脚能整齐就不错了。”
路知尘盯着样衣又看了看,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行,刘主管,看下一个环节吧。”
“行,那几位请跟我来。”
康杰的办公室旁就是厂房,相隔不过几十米路程。
刘明推开厂房大门,有些自豪地介绍道:“路总,这边就是我负责的车间了。”
路知尘抬眼望去,只见眼前是条二十多米长的流水线,三十多个女工正埋着头在尾端的缝纫机前忙碌。
“所有面料到厂后,先送到这边开始加工。”刘明领着路知尘走到流水线起始处,指着几个正在拆包装的工人,“面料得先过一遍检验,然后过一遍蒸汽预缩机。”
他指了指后面:“再之后就是排版裁剪,然后正式开始缝制。”
路知尘跟着刘明一路看过去,整个流水线几乎全靠人工操作,只有关键环节零星点缀着几台进口机器。
“这两台可是咱们厂的宝贝,”刘明停在两台正在工作的锁边机前,语气里带着心疼,“98年托关系从广交会淘来的兄弟牌,现在连替换零件都难找。”
他说着踢了踢脚边的零件箱,里面散落着几个手工打磨过的齿轮:“喏,这些还是老王师傅自己车出来的。”
一路下来,路知尘越看眉头是皱得越紧,直到在流水线的末端见到了蹲在箱子边的蒋志源。
“路哥,你们来了?”这位静夜思的店长站起身来,一脸的喜色,“按照现在的进度,十月底我们肯定能铺上货。”
“质量呢?品控达得到我们的要求吗?”路知尘打断道。
蒋志源的笑容僵在脸上,下意识扭头看向刘明。
刘明赶紧上前两步,紧张道:
“路总您放心,咱们有老师傅来抽检的,一批货的瑕疵率要是超过百分之五,我亲自带人返工!”
路知尘神色稍霁,点点头拿起一件成衣。
一上手,到手的质感便和样衣完全不同,虽说还算过得去,但和样衣那种流水般的柔滑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