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推进
地宫中央。
技术组的研究员蹲在钻孔旁,仔细检查著这个直径10厘米的通道。
周围的地面也被清理得乾乾净净,没有一丝杂物。
钻孔位置经过严格测算,精確到毫米,以確保避开地宫的主要承重结构,直通三层核心区域。
为了確保安全,工程组在孔道內壁加装了特殊材质的衬管,这种衬管不仅坚固耐用,
还具备良好的抗腐蚀性,即使在潮湿的地下环境中也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勘探机器人准备就绪。”技术员小王报告道。
操作台上摆放著一台特製的探测设备,搭载著抗干扰强化型传感器和双备份摄像系统,都是为了应对可能遇到的复杂环境而特別设计的。
“开始下探,注意实时监控所有参数。”
机器人缓缓降入孔道,监控屏幕亮起清晰的实时画面。
前几分钟一切正常,机器人沿著孔道平稳下降,监控画面中的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有序“到达目標深度。”小王盯著数据读数,“启动扫描程序。”
机器人展开四组微型探臂,开始对周围环境进行毫米级测绘。
就在这时,监控画面突然出现细微的干扰,设备警报器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是某种未知力量的干扰。
“继续扫描。”
30分钟的作业时间结束,机器人被安全收回。
技术人员立即对存储系统进行检查。
“原始数据完整。”小王说道,“部分扫描结果存在矛盾,记录了不同版本的空间状態。”
他们仔细查看著这些图像,放大后可见墙面纹理在某些区域出现断层式变化。
“准备第二次勘探。”他最终决定道,“这次重点记录这些异常区域的变化规律。”
將数据保存后,西安地宫三层的监控室內,值班员正盯著仪器显示屏上的数据曲线。
自从nicto现象爆发后,这里的考古工作就基本转为了观测性质,负责记录地宫的各项参数。
“李队,您来看看这个,读数又出现波动了。”
李队走到屏幕前,看著那条微微起伏的曲线。
自从那个特殊公式在学术界引起轰动后,地宫三层的异常现象就变得越来越明显。
原本稳定的空间参数,现在每天都会出现几次小幅波动。
“记录一下时间和强度,这已经是本周第七次了。”
观测日誌上密密麻麻记满了这样的记录。
这些波动出现的时间,与外界对那个公式的研究高峰期重合。
尤其是新闻公布之后,全球各大机构和政府展开研究的时候,让所有人都同时看到了几十种不同的重叠现象。
这些现象,进一步证明了,修正並非凭空出现的,而是有现实的锚点。
不过並不会扩散,始终没有超出最初发现时的地宫范围,只是会隨外界研究活动產生强度变化。
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找到具体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