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破茧”
“问题是这种技术如何运作的?是依靠某种器物,还是特定的仪式?”
“不一定需要多先进的技术。”林天毅双手抱臂,若有所思地说道,“也许他们发现了某种自然现象,就像磁石能指南一样,偶然间掌握了时间的规律。”
“那秦始皇得到了吗?”有人问道。
话音刚落,画面迅速切换到歷史资料库,大屏幕上显示著秦始皇陵的卫星图像。
那巨大的陵墓,在卫星图像中显得格外壮观,周围的地形地貌清晰可见。
“如果他得到了,为什么史书记载他晚年越发痴迷长生,多次派人出海寻找仙药。”一名研究员皱著眉头。
“也许他得到了,但不够完美,就像陈俊的循环,被困在同一天里,这算哪门子长生?秦始皇派徐福他们出海,或许就是为了寻找更完美的应用方法。”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或者,这种能力本身就有限制,否则他们不会被困在循环里两千年。”有人补充道。
“你们说,那些船上的秦人知道自己在循环里吗?像陈俊这样保留著记忆,还是—”有人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如果他们知道,两千多年的循环这比任何刑罚都可怕。”
“不一定,时间对他们来说可能已经失去了意义,就像陈俊,才循环了几十次就开始適应了。”有人反驳道。
“但陈俊至少还能见到亲人,那些秦人呢?他们的亲人早就在两千年前——.”另一个人感慨道。
史书上的廖寥几笔,留下了无数未解之谜,如今答案可能就在眼前。
“『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当年司马迁写这段时,哪会想到真相竟是如此。”
此时。
联合办公室,多块屏幕同时显示著渔港各处的实时画面。
技术人员们坐在操作台前,全神贯注地调整著焦距,將每一个细节都放大到极致。
“a区无异常。”观察员匯报导,“人员流动正常,交易活动符合日常规律。”
“b区无异常,渔船装卸流程完整,时间节点与资料库记录吻合。”
“c区运转正常。”
“热成像扫描结果?”
“全员体温正常,无异常热源。”
“电磁监测?”
“波动值在標准范围內,此外空气品质,湿度,风速-所有指標都显示正常。”技术员详细地匯报著各项数据。
“所有区域都没有肉眼可见的异常?”
“是的。”技术员调出对比数据,认真地解释道,“渔港內的人员活动,机械运转,
环境变化,全部符合歷史行为模式,除了陈俊,整个渔港就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渔港。”
画面切换到陈俊的特写镜头。
他正站在码头边,手里拿著笔记本,认真地记录著什么。
“只有陈俊表现出预知行为,其他所有人的行为轨跡都在正常范围內。”
面对如今这一情况。
“是否执行接触任务?”有人提出了这个关键的问题,声音在办公室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办公室里,所有人都盯著屏幕上的陈俊。
他的身影在屏幕上显得格外清晰,是整个事件的核心。
有人说:“根据线索来看,我们曾经接触过他,问题是我们怎么让自己知道。”
眾人静默,气氛变得异常凝重。
循环重置后,他们自己也会忘记一切。
就像现在,他们只能通过陈俊知晓,自己这边,已经进行过接触了。
可下一次呢?下一次循环开始时,他们又会像现在一样,一无所知。
“查过系统日誌了吗?”
“查过了,没有异常操作记录。”
“通讯记录?”
“全部正常。”
“设备使用情况?”
“都在標准工作范围內,没有记號,没有异常数据,没有任何我们可能留下的信息,
所有记录都显示,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观测到这个循环现象。”技术员反覆核对著数据,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也就是说,在之前的循环里,我们可能尝试过留下信息,但並没有效。”
这才是最棘手的问题,他们明明知道之前的自己一定尝试过,却找不到任何尝试过的证据。
“所以现在,我们要想办法让自己在下次循环时,第一时间知道这一切。”
“还能做什么?所有常规方法都会在循环重置时被抹去。”有人无奈地说道。
“也许...:.:”有人迟疑地开口,“我们需要找到循环不会重置的东西?像陈俊一样。”
有人想到,一號点位的沉船。
“如果深入接触沉船——”一名研究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声音中带著一丝期待
联合办线上视频会议,討论声渐渐激烈起来。
会议室中,沉船的三维扫描图像清晰地出现在屏幕上。
船体的每一处细节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纹理的走向,木板的拼接痕跡,岁月侵蚀留下的斑驳印记,都清晰可见。
在旁边,是一块巨大的白板,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参数和注意事项,诸如船体的尺寸规格,材质特性,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等。
眾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些歷经两千多年海水侵蚀的木板上,每个人的表情都各不相同。
有的眉头紧锁,陷入沉思,有的眼神中透露出好奇与期待,有的则一脸严肃,仔细观察著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
“採用常规手段,我们至少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完成全面扫描。”一位工作人员语气凝重地说道。
“如果沉船真的与循环有关,那它可能藏著关键信息。”一名研究员指著屏幕上的沉船影像,“我们之前的考古手段太保守了,现在完全可以採用更激进的探测手段,比如使用水下切割设备取样,或者直接拆解部分船体结构,如果採用破坏性取样,从这里直接截取整段龙骨,能获得最完整的结构信息。”
隨著研究员的话语,在触控屏上船体关键结构处划出几道切割线,展示出一套快速採样方案。
他一边操作,一边详细地演示著如何在30分钟內完成船板切割,样本採集和初步检测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