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把香插在铜炉里,退回到位置,先行四拜稽首礼,后跪拜在地行三叩首礼。
身后眾臣也跟著行礼。
礼毕后,朱由校带著眾臣出殿,站在殿前平台上。
目光一扫,眾臣纷纷点头。
“朕在山海卫弹精竭力,诸军將士在前线浴血奋战,却有人在后面卖国、谋逆,忙得不亦乐乎。
真是一群狼心狗肺,丧心病狂之徒!
此等国贼,等查实,朕要夷他三族!”
杀气腾腾的话,让眾臣不由自主地脖子一缩。
锦衣卫詔狱有会审大堂。
这日,英国公张维贤,成国公朱纯臣,首辅兼吏部尚书顾秉谦、次辅兼礼部尚书魏广微、阁老兼都察院左都御史朱延禧,户部尚书李起元,兵部尚书黄克,工部尚书周应秋在刑部尚书李养正的带领下,来到会审大堂。
锦衣卫都指挥使郭明振、副使兼镇抚司指挥使张良、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在堂前等候著。
“诸位,皇上圣諭,弒君谋逆案,以及卖国私通建奴案,要以证据为准绳,从快从重从严。”
曹化淳见了面,先开口道。
“臣等遵旨。”
“此案由刑部左侍郎王之主持,诸位都是会审官,请入座。”李养正说道。
眾人在后面的案桌后坐好,王之走到最前面的案桌前,拱手道:“诸位,下官主持会审,奉圣諭,先从弒君谋逆案审起。
会审纪律,刚才律政厅书办有给诸位发有册子,还请遵循,不要乱了会审次序。”
王之不卑不亢,无它,人家不仅是刑部左侍郎,还是制置司律政厅都事,是天子近臣,腰杆子直,胆气足。
张维贤和朱纯臣笑著拱了拱手。
顾秉谦和魏广微笑眯眯地答:“王侍郎辛苦了。”
其余尚书和官员都神情各异,一一回应。
王之案在座椅上坐下,昂首挺胸,器宇轩昂,一拍惊堂木。
啪!
“带弒君谋逆案人犯!”
很快,首犯李宗延、薛三省、高第,从犯如原石城知县罗得源和永平府推官钱代治等十二人,
被一併带到堂前。
弒君谋逆案首犯从犯不会有很多人。
弒君啊!
株连九族的十恶不赦的大案,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但是这个案子有个特点,株连极广。
首犯的亲朋好友,首犯曾经在他们面前发过牢骚,有谋逆之意,那你们为何不大义灭亲,向朝廷举报啊?
抓!
从犯互相勾连,往来奔走时接触的人,都会被视为协助谋逆和弒君。
抓!
胡惟庸和蓝玉谋逆案牵连数万人,就是这样蔓抄株连过来的。
这起案子会牵连多少人,大家心里都志志不安。
案犯一一跪下,王之案又喊道。
“公诉方检法官入座。”
公诉方?
检法官?
什么意思?
王之案转头对后面眾人解释。
“皇上圣训,诉讼诉讼,必须有诉有讼方可完整。民事案件,有诉方,有应诉方,两者在堂上交锋,爭辩是非曲直,以为讼。
今日大案,只有案犯,即应诉方,无诉方,不完整。
故而律政厅检法局有检法官四人,检查案件,索引律法,问讯人犯、证人,核实证据,再代表朝廷,对案犯提请公诉。
此乃皇上新定的审判过程。”
皇上定的?
那就继续吧。
王之案对薛三省等人说:“按照新司法司理制度,尔等当有辩护人。可惜律政厅和刑部,问遍京中讼师以及司法官吏,无人愿意为尔等辩护。
本庭念及公正,会允许你们自辩,届时不可自误。
好了,检法官开始公诉。”
一位三十多岁的检法官开口道:“天启五年冬十一月二十日,制置司律政厅检法局三处,受指令负责薛三省、李宗延、高第为首的弒君谋逆案公诉。
原礼部尚书薛三省,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宗延,心怀不轨,对皇上的新政新制怀恨在心,认定新政新制严重损害其私利...“
听到这一句,眾人心里一咯瞪。
弒君谋逆是惊天大案,肯定会对天下公布。
那么弒君谋逆案的首犯们,为什么要犯案,原因是什么,这就有讲究了。
君上昏庸无道,残暴不仁..
又还是案犯心怀不臣之心,意图弒君换取更大的富贵。
这都有说法的。
检法官念读所谓的公诉书,开章第二句话就提到了犯案原因,做了定性。
心怀不轨,对皇上的新政新制怀恨在心...以私利而谋惊天逆案。
这个定性,高明啊。
肯定是皇上亲自擬定的!
不过薛三省等人到底是怎么弒君谋逆的?
此案內情和过程,我们都很想知道,检法官,你快点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