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怎么办?就一个字!
毕自肃和何可纲神情肃穆地站在袁崇焕的两边,
“制置使,老奴这架势,看来锦州是虚晃一招,寧远城才是他的目標。”
袁崇焕摇了摇头,“本官反倒认为,此前围攻锦州城,想钓的是我寧远城。
在老奴的设想里,应当是寧远城闻报,慌忙派出援军驰援锦州,他半路伏击。
援军大败,锦州和寧远两城军心动摇,会如广寧和辽阳一般不战而降。
只是他遣兵围攻了锦州城十几日,我寧远城都不为所动。老奴按捺不住,便转而来围攻寧远城。
这一次,本官认为他要钓的是山海关的援军。”
毕自肃授著鬍鬚,连连点头。
“制置使此言极是。围城攻打,老奴用的都是汉军,他的建奴八旗主力蓄势待发,正好以逸待劳,伏击我援军。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我军早就定下计策,笼城坚守,坚决不出兵!”
袁崇焕双手扶在垛墙上,感嘆道:“此时不由地敬佩皇上圣明。
皇上叫锦衣卫处心积虑搜检內奸细作,让老奴成了聋子瞎子,无法探知我军应对举措等军机。”
何可纲也是一脸敬佩地附和:“是啊,萨尔滸之战,我军兵分几路,兵马多少,行军路线,老奴知道的清清楚楚。
瀋阳、辽阳、广寧,都是被收买的建奴奸细响应兴乱,终使得雄城失陷。
现在老奴成了聋子瞎子,不知道我军的底细,无从下手,儼然一只无头苍蝇,只能四处试探,
试图试探出我军虚实。
这跟此前一出手就直奔我军要害,截然不同!”
毕自肃在另一边悠然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此前老奴对大明一路常胜,全因奸细太多,什么军机军情都卖於老奴。”
“报!”
一位传令官跑上城楼,呈上一份急报。
“这是开平都司送来的急报,因为直来寧远城的陆路被建奴游骑所遮,所以先送去了山海关,
再由水路转来。”
袁崇焕接过来一看,脸色变得凝重。
“老奴消失这十余日,是带著八旗主力北上,奔袭乌齐叶特部,抄掠了十几万头牛羊。”
毕自肃有些不解,“老奴这是干什么?放著我们寧锦不管,北上草原抄掠,他这么閒?”
何可纲脸色也十分郑重,“毕先生,老奴果真善於用兵,他这一招高明。”
“高明?哪里高明?”
“建奴缺粮,南下攻打我寧锦多半是硬著头皮来的。打了十余日,粮草告急,於是老奴当机立断,转头领兵北上,抄掠乌齐叶特部十几万头牛羊。
有了这些牛羊,建奴起码一两个月不用担心粮草,专心攻打我们。”
毕自肃微张著嘴,此时他才感受到奴儿哈赤的厉害之处。
光是这当机立断和一击必中的果敢和狠准,就让人敬佩。
“如此说来,建奴一两个月不缺粮,会拼死攻打我寧远城。”
袁崇焕淡淡说道:“我们在寧远城弹精竭力,不就是为的这一天吗?
来就来,定叫老奴在寧远城碰得头破血流!”
何可纲却感嘆道:“现在想来,越发地敬佩皇上执意策划冬季攻势,不顾眾人进諫坚持发动,
真是高瞻远瞩。”
毕自肃转头呵呵一笑,“是啊,冬季攻势的核心在於偷袭入辽阳城,把建奴积累的诸多粮草付之一炬。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老奴没了粮食,去冬和初春去朝鲜抢粮,又被毛文龙追著打了一路,只运了点残羹剩饭回去,
根本不够吃。
从开春后老奴的连续用兵看得出,他有些急了,急於抢到足够的粮食。”
袁崇焕听到毛文龙名字时,眉头微微跳了跳,不过他不动声色,顺著毕自肃的话往下说。
“去年秋冬,辽南行司、秦皇岛海军和登莱水师,屡屡在盖套登陆,抢掠人口,毁坏农田。
现在看来,都是皇上整个战略布局的一环,让建奴没有粮吃。没有粮食吃,自然就会人心涣散人心一散,老奴就会心急慌乱。
心一急,人一慌,就容易出错。”
袁崇焕沉声道:“传令各团,按照守城要则执行..
城內加强巡逻,严防奸细破坏。民夫组成的民兵团,时刻待命。
何守备。”
“末將在!”
“寧远城的关窍在城南的水门和港口,必须確保无误。
只要守住水门和港口,寧远城就不会是孤城,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援军,老奴就算把牙全崩碎了,也啃不动我们寧远城!”
“是!”
奴儿哈赤下令在寧远城北十二里外的荒野上扎营,下令伐木修建攻城器械。
没过多久,一位梅勒额真来票告。
“英明汗,我们找不到树木。”
奴儿哈赤眉头紧皱,“一棵树都没找到吗?”
“英明汗,方圆三四十里,连棵树苗都没有,只看到山坡上满地的树桩。”
奴儿哈赤气得双目喷火,梅勒额真还不知死活地继续稟告:“英明汗,找不到树木,不仅没法修建攻城器械,连生火都不成。”
“生火都不成?”
“是的英明汗,城外荒野到处是草,可惜都不是乾的。我们原本想收集牛粪马粪,可惜都是新鲜的!
根本生不了火。”
奴儿哈赤气得太阳穴都要鼓包出来,抢起马鞭把梅勒额真狠狠抽了几鞭子。
黄台吉抽空一脚把梅勒额真踢得远远的,“派人去远一点的地方寻树木!”
说完扶住奴儿哈赤,“父汗,不要气坏了身子。
想必是寧远城里的袁崇焕,把方圆的树木都砍伐完了。”
阿敏在旁边说:“现在三岔河以西,南朝除了几座城池,没有田地,没有百姓,就连水井都被填了,士兵们喝水都得去河边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