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秀才打架也很激烈精彩
朱由校的密令八百里加急送到南京城,这里暗潮涌动,
天启四年南闹舞弊案已经进入如火如茶的审理阶段。
南直隶各州县听到消息赶到南京的秀才有两三千人,分散在南京各处,议论纷纷。
他们慷慨激昂,怒斥此案舞弊者,痛骂这些混蛋傢伙夺走了他们远大的前途。
在这些心高气傲的学子心里,自己寒窗苦读十几载,才高八斗,中举人是必然的。南闈没有中,都是因为那些权贵名士上下联手,营私舞弊,排挤自己,这才名落孙山。
现在皇上圣明,识得奸跡,派员调查,真相大白,正在审理中,要给南直隶上万秀才们一个公道。
好!
苍天有眼,日月昭昭!
秀才们分坐在饭店茶馆里,大声诉说著心里的激动,匯集在一起,就像城北的江水,咆哮奔流。
也有人混在其中,说著不一样的言论。
“你们都被利用了!
此案完全是阉党奸,捏造诬陷,打击正道,残害忠良!”
话刚说出来,就被周围的秀才怒目相视。
但是说话的人有任务在身,硬著头皮继续说。
“天启四年南闈的主考官和同考官,都是名孚天下的大儒,学识渊博,博古通今,品行高洁,
万人敬仰。
他们怎么会徇私舞弊,用得著去徇私舞弊吗?
还告,完全是诬陷!
都是阉党奸在残害忠良!”
周围的秀才忍不住驳斥道:“大儒名土就不会徇私舞弊了?不徇私舞弊,他们的弟子怎么南闈中试!”
说话的人连忙辩解:“人家都是师出名门,学富五车,中试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秀才冷笑道:“在座的,还有应试南闈的,哪个不是师出名门,哪位不是饱读经义,写得一手好制文?
为何偏偏他们就中了?还不是他们师门在帮忙舞,家里有钱上下打点!”
说话的人继续辩解:“科试除了学问要好,有时候还要讲点运气,这是眾所共知的事情!”
另一位秀才指著同伴说:“这位汤兄,十七岁中秀才,老师是云生公,海內闻名的大儒。连考了二十一年,足足七科,再衰的人也该撞到运气了吧。
可就是不中,为何?
因为云生公在二十多年前恶了某位高官,他放出话来,叫云生公门下一人不得中试!”
另一位秀才补了一刀:“那位高官,曾经身居尚书总宪高位,名孚天下,为江南士林领袖,却因为学术相异,打击报復,以轮才这等国之大典为私器,假公济私,徇私报復,是可忍,敦不可忍!”
那位理中客还在强自辩解:“这都是一面之词,荒谬怪诞,不足信..:”
突然一个身影在空中飞起,飞过一张桌子,一脚端在那位理中客的胸口,两人前后倒地,滚做一团。
这位脾气暴烈的秀才还不罢休,骑在理中客身上,抢起拳头爆摧!
“不足信?
不足信你妈个球。
你当南直隶数万秀才生员都是傻子,当天下人都是瞎子聋子!
这世上就你们聪明!
天子英明!
你们休想一手遮天!”
周围的秀才和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百姓跟著起鬨,大声喊。
“对,天子英明!
你们不要再想著一手遮天!”
理中客的几位同伴慌忙上前,七手八脚地抱住暴烈秀才,再把同伴从地上扶起来。
“你们居然敢以多打少,欺负人!”
“真当我们是傻子啊!敢当著我们的面持强凌弱!”
周围的秀才一涌而上,卷著长衫衣袍,挥动拳头,打成一片。
只见桌面上的茶壶茶杯,饭碗菜碟四下乱飞,乒哩乓唧响成一片,碎片也洒了一地。
围观的百姓们后退几步,免得溅到自己。脚鼓掌,大声叫好助威。
在外围站著的店家掌柜急得脸色发白,急得团团转,不停地打躬作揖,连连告饶,求秀才们放过他家茶馆。
可惜没人听,反倒是周围闻讯赶来的秀才们,加入到围殴队伍中,大打出手。
在茶馆隔壁一处摘星楼二楼靠窗雅座,三人靠著窗口看著下方的热闹。
一位是制置司文化局南京分局主事刘国华,另一位是新任不久的应天巡抚苗可秀,还有一位是准备去赴任的苏州吴县知县真永曾。
真永曾感嘆道:“想不到这些秀才,打起架来,也这般激烈。想必心中积愤不小。今日抓到机会,要好好发泄一番。”
刘国华冷笑几声:“这些秀才中多有连年不中的人,心里自然积愤不已。世人都是如此,成事了,是自己才华能力超群,失败了,自然是天时不佳,有人捣鬼。
南直隶的秀才,都是连闯县试、府试、院试三场搏杀出来的,各个心高气傲,南闈连连不中,
那肯定是有人舞,坏了他们的前途!”
苗可秀和真永曾悄悄对视一眼,心生惧意。
眼下这场景正是对面的刘国华一手造成的。
这位毒士深知人心本性,一出手就让南直隶士林上下层撕裂,势同水火。
江南名士大儒、縉绅世家,各个深孚眾望,一言九鼎,手眼通天,能呼风唤雨,號称是地方民意的代表。
但苗可秀和真永曾很清楚,这些人高高在上,不是在开文会,就是在玩风流,那有时间和精力去操控民意。
真正操持民意的,都是秀才和童生。
童生是一村一寨的民意领袖,秀才是一乡一镇的民意领袖。
这些人生於斯长於斯,识文断字,春秋祭祀他们出面主持。
跟其它村寨发生爭执,他们出面为本村寨爭取好处,
村寨內部发生纠纷,他们出面,引经论据说服眾人,完成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