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光熹微。
姚爱国刚刚將昨日在第一兵工厂的参观心得和工艺改进设想记录完毕,办公室的门就被孙兵猛地推开。
孙兵的脸上带著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声音都比平时高了八度。
“姚工!快!李启明总工已经到研究所门口了!”
姚爱国手中的钢笔微微一顿。
这么快?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掛钟,才七点半。
李启明,这位国家飞弹领域的泰山北斗,竟然比约定时间早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份迫不及待,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级別的认可。
“走,我们去迎接。”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姚爱国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整理了一下衣领,快步向外走去。
研究所大门口,几辆军绿色的吉普车静静地停著。
车旁站著一群人,气质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为首的正是李启明,他身姿笔挺,眼神锐利,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剑。
他的身后,跟著七八个人,有几位是头髮白、神情严肃的老专家,一看就是飞弹领域里的元老级人物。
还有几个年轻人,个个昂首挺胸,眼神里带著属於顶尖技术人员的骄傲和审视。
姚爱国一眼就注意到了李启明身旁的一个年轻人。
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戴著一副黑框眼镜,气质沉静,但眼神深处却藏著一丝掩饰不住的锐气和探究。
他正不动声色地打量著快步走来的姚爱国,目光中带著明显的惊疑。
“李总工,您来得真早,欢迎欢迎!”
姚爱国主动伸出手。
“等不及了!”李启明用力地握住姚爱国的手,哈哈大笑,“昨天你那两个问题,让我琢磨了一晚上没睡好!”
“一想到今天能看到你的完整设计,我这心里就像有猫在抓一样!”
他侧过身,开始为姚爱国介绍他带来的团队。
“这位是咱们飞弹空气动力学专家,刘老。”
“这位是制导系统专家,吴老。”
介绍到那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时,李启明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带著几分自豪。
“这是我的学生,高远,別看他年轻,在弹道计算和仿真建模这块,是咱们院里公认的第一快手。”
高远对著姚爱国礼貌性地点了点头,但眼神里的探究意味更浓了。
他实在无法將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分的青年,和那个能与自己老师进行巔峰对话的“总设计师”联繫起来。
姚爱国看出了他的心思,却只是微微一笑,並不点破。
他知道,对於真正的技术人员来说,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只有图纸和数据,才是他们唯一信奉的真理。
“各位专家,里面请。”
姚爱国领著一行人,穿过安静的走廊,直接来到了他那间巨大的设计工作室。
当李启明和他的团队推门而入的瞬间,所有人都被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