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焊接和铆接工艺根本行不通,机身强度始终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个关键的承力结构,在做静力测试时,加载到百分之八十就出现了细微的裂纹。
王浩急得满嘴起泡,带著技术员们反覆计算,就是找不到原因。
姚爱国又是过来“参观”的。
他没看图纸,也没看数据,只是戴上手套,在那段出了问题的结构上摸了半天。
然后,他指著一个铆接点旁边的区域说。
“问题不出在铆接上。”
“是你们在钻孔的时候,高速钻头產生的局部高温,改变了这块区域鈦合金的晶相结构,让它变脆了。”
“换成低速冷却液钻孔法。”
王浩和工人们目瞪口呆。
就这么摸一下,就能知道金属內部的晶相结构变化了?
这手是x光机吗?
抱著试一试的態度,他们改进了工艺。
新的部件再次进行静力测试,加载到百分之一百五十,都完好无损!
整个车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从此,112所里流传开一个传说:只要姚工看一眼,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航空涂料研究所,发生在发动机测试中心,发生在航电系统的集成实验室……
姚爱国就像一个幽灵,无处不在。
他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用最不经意的方式,提出最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
他从不居功,每次解决完问题就悄然离开,深藏功与名。
但他的名字,却在所有核心项目人员的心中,刻下了一道神圣的光环。
终於,在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奋战下,在那个初冬的清晨。
112所最核心,也是戒备最森严的一號总装车间,那扇厚重的大门终於要被打开了。
王部长、陈望道院士、张明远总工、马建国院长……所有相关项目的负责人都聚集在这里。
每个人都穿著厚厚的大衣,却依然无法抑制內心的激动和紧张,搓著手,哈著白气。
他们的目光,全都死死地盯著那扇门。
姚爱国站在人群的最后面,表情依旧平静,但紧握的拳头,还是暴露了他此刻的心情。
“开门!”
隨著王部长一声令下,沉重的钢铁大门在“嘎吱”声中,缓缓向两侧滑开。
一道缝隙出现,刺眼的晨光透了进来。
然后,一个黑色的轮廓,从门缝中一点点地展现在眾人面前。
当大门完全敞开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停止了呼吸。
空气仿佛凝固了。
那是一架他们从未见过的飞机。
它静静地停在车间中央,像一头来自异次元的黑色巨兽。
通体覆盖著一层哑光的黑色涂料,在晨光下不反光,反而像是在吸收光线,透著一股深邃的神秘感。
机身线条充满了凌厉的折角和平面,完全顛覆了他们以往对飞机圆润外形的认知。
两台巨大的发动机进气道位於机身两侧,採用了复杂的可变几何设计,如同巨兽准备吞噬一切的巨口。
高高翘起的双垂尾,带著一种凶悍的攻击性。
“天吶……”
陈望道院士这位见惯了风浪的老专家,此刻也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嘆,浑浊的老眼里,闪烁著泪光。
“这……这就是我们造出来的?”
张明远扶了扶自己的老镜,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他设计的雷达,就安装在这头钢铁巨兽的机头里。
可直到今天,他才第一次看到这架飞机的完整形態。
太……太他娘的科幻了!
这玩意儿要是飞上天,说是外星人的飞船都有人信!
王部长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一步步走上前,伸出颤抖的手,想要触摸那冰冷的黑色机身。
“它……它叫什么名字?”
他回头,目光越过所有人,落在了最后面的姚爱国身上。
所有人的目光,也齐刷刷地看向了姚爱国。
大家都知道,这头黑色巨兽真正的父亲,是谁。
姚爱国迎著眾人的目光,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它还没有正式的官方编號。”
“不过,我私下里,叫它『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