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南海。
王部长的办公室里,烟雾繚绕。
“爱国,你这次捅出的篓子,可真不小啊。”王部长看著桌上厚厚一摞材料,眉头紧锁。
姚爱国坐在对面,神情严肃。
“王部长,这不是篓子,这是必须要捅破的脓疮。”
“你知不知道,就在你回京的这两天,沈城那边已经炸锅了?”王部长放下手里的供词,“市委书记连夜进京,要见我。”
“说你是年轻气盛,不了解实际情况,把事情搞复杂了。”
姚爱国冷笑一声。
“王部长,您看看钱老三的供词,再看看工人们提供的证据。”
“这还叫不了解实际情况吗?”
王部长嘆了口气。
“爱国,我不是怪你。这些材料我都看了,確实触目惊心。”
“但是,这个案子牵涉面太广了。”
“不只是112厂,整个沈城的工业体系都有问题。”
“市里的,省里的,甚至军区的,都有人牵扯进去。”
姚爱国点点头。
“正因为如此,才更不能姑息。”
“王部长,您想想,如果我们不彻底清理,后果会是什么?”
“那些劣质的发动机零件,装到飞机上,飞行员的命就没了。”
“那些偷工减料的军工產品,上了战场,死的就是我们的战士。”
“为了一些人的乌纱帽,让前线將士流血,这帐怎么算?”
王部长沉默了。
姚爱国说得对。
国防安全面前,什么政治影响,什么稳定大局,都是次要的。
“王部长,我还有个发现。”姚爱国从包里拿出另一份材料。
“这是什么?”
“我让孙兵去调查了一下,发现问题更严重。”
姚爱国把材料推过去。
“不只是沈城,整个东北的军工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问题。”
“什么?”王部长猛地站起来。
“这是我根据钱老三提供的线索,让人暗中调查的结果。”
“您看,哈尔滨的飞机製造厂,大连的造船厂,长春的汽车厂,都有类似的情况。”
王部长接过材料,越看脸色越难看。
“这…这简直是系统性的腐败!”
“而且,他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网络。”姚爱国的声音很沉重,“相互包庇,相互保护。”
“谁要是想举报,立刻就会遭到打击报復。”
“112厂的工人为什么这么多年不敢说话?就是因为之前有人试过,结果不是被开除,就是被调到更偏远的地方。”
王部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爱国,这件事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工业部的范围。”
“我必须立刻向上级匯报。”
就在这时,秘书敲门进来。
“王部长,紧急电话。”
“谁的?”
“中办主任的。”
王部长接过电话。
“是,主任…什么?沈城市委书记?…我知道了…好的,我马上过去。”
掛断电话,王部长的脸色很凝重。
“爱国,沈城市委书记已经见过中办主任了。”
“他说了什么?”
“说你年轻气盛,被人利用了。”王部长苦笑道,“说112厂的事情是內部矛盾,被你搞成了政治事件。”
“还说,这样下去会影响整个东北的稳定。”
姚爱国听了,气得脸都红了。
“王部长,这是顛倒黑白!”
“明明是他们贪污腐败,危害国防安全,现在反倒成了我的错?”
“我知道,我知道。”王部长摆摆手,“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上面也有压力。”
“主任让我们马上去中办,当面匯报情况。”
“好,我去!”姚爱国毫不犹豫,“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顛倒黑白!”
半小时后,中南海办公楼。
中办主任的办公室里,坐著好几个人。
除了中办主任,还有组织部的一个副部长,以及沈城市委书记。
沈城市委书记叫张建国,五十多岁,长得人高马大,一脸正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