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男人痛快地答应着,从柜台下拿出个手写菜单,“看看要点啥?”
阳光明扫了眼菜单,点了四个硬菜:红烧肉、小鸡炖蘑菇、清蒸白鱼、猪肉炖粉条,又要了两瓶本地白酒,加上几个下酒小菜和主食。
男人一边记一边咂嘴:“同志,你这标准可不低啊。”
阳光明笑笑:“招待重要客人,不能太寒酸。”他预付了五元钱和相应的粮票,“可能等会儿还要点菜,多退少补。”
男人收好钱票,脸上堆满了笑容:“您放心,一定给您安排妥当。对了,贵姓?怎么称呼?”
“姓阳,阳光明。”
“阳同志,您先忙去,客人来了我直接引到雅间。菜我会看着时间安排,保准热乎。”
阳光明道谢后,拎着旅行袋走进雅间。这里布置简单,一张圆桌,几把椅子,但相比外面大厅,确实清静许多。
他确认四下无人后,将旅行袋放在椅子上,打开袋口,手伸进去摸索着。意念一动,袋子里原本杂乱的东西瞬间被收进冰箱空间,同时几样精心准备的礼物被取了出来。
两个油纸包裹的金华火腿,每个都有七八斤重;两包一斤装的大白兔奶;两桶奶粉;两包二斤装的饼干;二斤红;还有两大块酱牛肉。
这些在当下都是极为难得的礼品,既体面又实用,还不算太过扎眼。
他将这些礼物重新整理好,拉上旅行袋的拉链,又从空间里取出一包饼干,单独拎在手里。
做完这一切,他拎着旅行袋走出雅间,来到柜台前。
“同志,我这包里有些重要东西,能否暂时寄存在您这儿?吃完饭我就取走。”阳光明说着,将那包饼干推到对方面前,“一点小意思,您值班辛苦,这包饼干给您垫垫肚子。”
中年男人看到饼干,眼睛都直了,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包给我,保证丢不了!”他小心翼翼地将旅行袋接过,放在柜台下方最安全的位置。
阳光明这才放心地离开饭店,返回医院。
回到病房时,阳香梅正在给阳光耀倒水。见弟弟回来,她忙问:“安排好了?”
阳光明点点头:“都妥了。就等支书和队长过来。”
阳光耀显得有些紧张,嘴唇发干,不时舔一舔:“明明,你说他们能来吗?万一不给这个面子……”
“会来的。”阳光明语气肯定,“于私,我是代表家属来处理事情;于公,我拿着正式介绍信,他们总要给几分面子。再说,吃饭喝酒的机会,一般人不会拒绝。”
他没说的是,更重要的是对方可能会对他这个“魔都来的干部”产生好奇,想要探探虚实。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天色完全黑透时,病房外终于传来了脚步声和说话声。门被推开,两个人走了进来。
走在前面的约莫六十岁左右,身材干瘦,背微微驼着,脸上布满皱纹,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透着庄稼人特有的精明。他头戴一顶旧毡帽,身穿深蓝色上衣,洗得发白但整洁得体。他便是靠山屯的村支书孙德贵。
后面的男人年纪稍轻,五十出头的样子,身材高大壮实,方脸盘,皮肤黝黑,眉头习惯性地皱着,显得十分严肃。
他穿着军绿色的袄,头戴一顶帽子,这是大队长王建军。
阳光明立即起身相迎,阳香梅也赶紧站起来,有些手足无措。阳光耀试图撑起身子,被阳光明用眼神制止了。
“孙支书,王队长,二位领导百忙之中还能过来,真是太感谢了。”阳光明上前两步,主动伸出手,语气热情而不失分寸。
孙德贵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阳光明,才伸出手与他相握:“阳同志太客气了。耀小子出事,我们本该早点来看望,只是队里事务繁忙,抽不开身啊。”
王元军握手时力度很大,声音洪亮:“阳光耀是我们队的知青,他出事,我们自然要关心。只是最近有上面安排的任务,实在脱不开身。”
阳光明敏锐地察觉到,王元军的态度似乎略带冷淡。
他不动声色地笑道:“理解理解,村里事情多,领导们最是辛苦。所以我这才冒昧请兴邦同志去请二位,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当面感谢一下这些天队里对我二哥的照顾。”
说着,他郑重地从内衣口袋掏出介绍信,双手递给孙德贵:“这是我的介绍信,请二位过目。”
孙德贵接过介绍信,从口袋里掏出老镜戴上,就着昏暗的灯光仔细看了起来。
王元军也凑过来看。当看到“魔都红星纺厂财务科副科长(副科级)”这几个字时,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态度明显更加重视了。
“没想到阳同志这么年轻就当上副科长了,真是年轻有为啊。”孙德贵将介绍信递回,语气中多了几分真正的热情。
王元军也点头道:“魔都的大厂,了不得啊。”
阳光明谦虚地笑笑:“领导们过奖了,都是组织培养。”他收起介绍信,“我已经在附近的国营饭店订了桌便饭,简单了点,咱们正好边吃边聊。”
孙德贵和王元军推辞了几句,但在阳光明的坚持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阳光明转身对阳香梅嘱咐:“二姐,你照顾好二哥。我们谈完事就回来。”
阳香梅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担忧。
一行三人走出医院,夜幕下的县城街道十分安静,只有零星几盏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寒风刮过,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孙德贵缩了缩脖子,将手揣进袖筒里:“东北这天气,说冷就冷,这才十月底,就跟入冬似的。”
“南方这时候还穿单衣呢吧?”王元军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好奇。
阳光明点头:“确实,魔都现在也就早晚凉些,白天还很暖和。”他话锋一转,“不过东北的冷有东北的好处,什么东西冻起来都能存住,不像南方,东西容易坏。”
“这话在理。”孙德贵附和道,“咱们这冬天虽然长,但窖藏点萝卜白菜,能吃一冬天呢。”
说说笑笑间,三人来到了国营饭店。此时饭点已过,大厅里人少了许多,只有两三桌还在喝酒聊天。
柜台后的男人见阳光明进来,立即迎上前:“阳同志,您来了。雅间已经准备好了,这边请。”态度十分热情。
孙德贵和王元军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对阳光明能在这种地方订到雅间感到有些意外。
走进雅间,圆桌上已经摆好了四碟凉菜:生米、咸鸭蛋、豆腐干和猪头肉。中间还放着两瓶本地白酒。
(本章完)